(共33张PPT)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
碰撞和交流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基本内容,认识其产生的影响。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3.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学习目标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检阅印度兵团
印度兵团与英军在一欧洲农场整休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
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
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
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1918年)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
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圣雄”甘地
甘地思想:①政治主张:非暴力斗争实现印度的独立
②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③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A.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B.拒绝在英办学校读书;
C.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D.拒绝纳税,等等。
问题探究:例举近代中国与外国的战争后,中外文化之间碰触与交流的事例。
不同文化的碰触与交流
其他地区与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问题思考:一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一战前后欧洲的版图变化
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1919、1921年)
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战争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例如: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原因:
战争结束后,随着殖民主义的空前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原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日不落帝国”衰落:
战后承认亚洲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约旦;
欧洲——爱尔兰的独立;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法国: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亚洲
A 印度: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将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史称“印巴分治”,留下了严重问题。
B 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非洲
A 埃及: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所有主权。
B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拉丁美洲:
A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B 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终于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在东亚、东南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前途,西方的政治界和思想界,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新独立国家如同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国家,只要学习西方,走西方所走过的道路,必定会成为现代化的国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总结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化复兴道路?(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蒙巴顿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曾任印度总督
“印度独立法案”
(蒙巴顿方案)
印度文化发展
新加坡利用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港口和机场,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它还重点发展了通讯、金融等服务业。上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的海运业、炼油业、造船业和电子电气工业已经闻名于世,它还是世界著名的外汇交易市场。
90年代,韩国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它的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韩国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加坡
汉城
卢克索神庙
清真寺
金字塔
苏伊士运河
现代城市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总结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化复兴道路?(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
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课堂小结
现代战争与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堂检测
1.1807年普鲁士颁布土地改革敕令,规定“不得以家庭出身或婚姻,或以承继农奴地位,抑或以契约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簿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互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关于普鲁士的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B.受到拿破仑战争的影响,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C.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自由、平等思想
D.为普鲁士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侵略战争的打击、农民的骚动、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使普鲁士政权处于危机之中,为巩固统治,普鲁士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土地改革,废除农民(农奴)对领主的一切人身隶属关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农民仍需承担以货币和实物形式缴纳租赋及提供徭役等封建义务。因此普鲁士的改革保留了封建残余,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2.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的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是事实,并且在制订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材料中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区域集团化加强 D.民族的解放运动
D由材料可知变革之风吹遍非洲,民族意识的增长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排除A;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开始,排除B;区域集团化以1967年欧洲共同体为开端,排除C。
3.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
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
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
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
B由材料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更多的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已经超越了殖民主义的旧形式,这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B正确;民族自决原则在一战后就已经明确提出,排除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尽管也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
4.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是
A.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召开万隆会议
C.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20年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A正确;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B;1905年,伊朗爆发立宪革命,排除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在1999年,排除D。
5.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 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
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
A材料是参加一战的一名老兵对战争的反思,他明确指出:战争是残酷的,战场的惨状令人无法忘怀,给人带来痛苦的回忆,战争不值得成千上万的人付出生命。这反映了一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而和平主义思潮由此兴起,A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个体的观点,而非国家观念,排除B;一战后并未保持长久的和平,排除C;题干主旨是反对战争,排除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