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1数据与计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1数据与计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2-04 20: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一、选择题
1.字节跳动公司的抖音APP利用强大的算法对用户观看内容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适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其算法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属于( )。
A.数据分析 B.数据采集 C.数据分类 D.数据可视化表达
2.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
A.特征探索、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分类
B.特征探索、聚类分析、数据分类
C.特征探索、数据分类
D.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分类
3.数据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和处理缺失值,异常数据、绘制直方图,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求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B.分析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从而描述一个事物的共同规律和模式。
C.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标准,而是让其自动分类。
D.是数据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先基于样本数据构建分类器,然后进行预测。
4.想知道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讲话重点,最有效的可视化呈现类型是( )。
A.饼图 B.词云图 C.柱形图 D.折线图
5.有关数据可视化呈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 B.能丰富人的视觉效果
C.能更好地理解数据 D.以上都正确
6.下列选项中属于大数据的是( )
①气象卫星采集的数据 ②微信使用中产生的数据 ③地感线圈记录的车辆通行数据
④校门口保安手持测温仪测量入校师生的体温数据 ⑤学生网上高考报名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下列不是有关趋势的分析的是( )
A.折线图 B.柱形图 C.堆叠柱形图 D.圈图
8.已知一段未经压缩的时长5分钟、立体声Wav音频的采样频率是44.1KHz,量化位数是16位,该文件存储容量大约是(  )
A.0.84MB B.50MB C.75MB D.100MB
二、简答题
9.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城市建设中,每天产生海量的交通大数据,这些数据为城市、交通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请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表达三个方面,分析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中的实现方法。
10.总结归纳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
三、操作题
11.某学校拟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该学校学生会策划举办“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由该学生会的宣传部、文艺部和组织部同学共同筹备,为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职责,三个部门进行了分工。宣传部负责:①制作并发布演讲比赛的宣传海报②制定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③邀请评委;文艺部负责:①组织选手报名②选定主持人③准备配乐和背景(PPT);组织部负责:①所需物品采买②比赛场地布置③设备调试。请用组织结构图将本次演讲比赛的筹备工作分工呈现出来。
四、判断题
12.平均分析和对比分析单个使用,更能清楚地反映要分析事物的不同情况特征。 (____)
13.数据可视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过滤、清洗掉无用的、错误的数据。(______)
14.词云可以使得难以实现结构化的数据文本挖掘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
15.大数据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有可能从如此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并运用于管理、农业、金融、医疗和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为社会发展服务。 (____)
16.高德地图根据用户实时上报的交通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种信息,给出相应的路线。 (_____)
17.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_____)
五、填空题
18.大数据是以________大、________多、________快、________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它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19.1KB字节中,共有(_____)位数的存储单位。
2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要根据分析的目标________,然后选择恰当的________进行分析,________是否正确,继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21.数据分析是指用恰当的________方法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________,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技术。
22.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________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在数据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明确数据分析的________,阐述目前________及通过分析希望解决的问题;其次需要描述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需要重点呈现数据分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3.通过报告不仅是把数据分析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建议完整的展现出来,更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严谨的决策依据。 (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D
6.A
7.D
8.B
9.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0.A.特征探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和处理缺失值,异常数据、绘制直方图,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求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B.关联分析:分析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从而描述一个事物的共同规律和模式。
C.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标准,而是让其自动分类。
D.数据分类:是数据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先基于样本数据构建分类器,然后进行预测。
11.
12.错
13.错误
14.错误
15.对
16.对
17.正确
18.容量 类型 存取速度 应用价值 采集 存储 关联分析
19.8192
20.提出假设 分析方法 验证假设
21.统计分析 计算、处理
22.研究结果 目的和背景 存在的问题 思路 方法 模型 过程 结论 建议
23.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