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31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31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2 12:08:59

内容文字预览

(共31张PPT)
点击播放视频
新课导入
一提及鲁迅先生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然而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让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3 回忆
鲁迅先生(节选)
萧 红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第一课时
新知讲解
文体知识
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便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八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写作背景
走近作者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42年1月22日卒于香港。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标明小节。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
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既是一位热情的主人、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位风趣的智者,更是一位敬业的伟人。
读完全文,说一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阅读课文,按自然空行,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笑声“明朗”的特点。
第二部分:(2)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走路“轻捷”的特点。
第三部分:(3-13)概括写鲁迅先生的待人、饮食情况。
第四部分:(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第五部分:(18-23)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对“天晴啦,太阳出来啦”的喜悦之情。
第六部分:(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的态度。
第八部分:(31-34)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到晚。
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电影时,鲁迅先生对“我们”的照顾。
第七部分:(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原稿及校样纸随随便便的态度。
第十部分:(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第十一部分:(43-54)鲁迅先生夜间写文章时的情景。
第十二部分:(55-60)鲁迅先生对海婴的信任。
第十三部分:(61-63)鲁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认真细致。
第十四部分:(64-67)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地工作。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明朗的笑;
2.走路的姿态;
3.深夜交谈;
4.饮食爱好;
5.待人风趣;
6.会心的笑;
7.谈青年来信;
8.处理校样随便;
9.工作忙碌;
10.看电影;
11.别样的休息;
12.日常起居;
13.吃鱼丸;
14.亲自包书;
15.忘我工作。
人物性格
找一找,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1段)
豁达爽朗
夸张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2段)
敏捷、果断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3段)
热情、和蔼、有耐心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15段)
幽默风趣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8段)
简单随和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26段)
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24段)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汽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35段)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37段)
关爱他人、谦逊礼让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44段)
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41段)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42段)
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53段)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62段)
严谨、一丝不苟
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58段)
慈父、求真、务实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66段)
奉献、牺牲精神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休息,所以要多做,赶快做。(65段)
人物形象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潇洒、幽默、风趣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先生(鲁迅的妻子)。写他们的作用,是侧面烘托鲁迅。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也与大人的内心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则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她的勤劳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的勤勉坚强。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方法指导
课堂总结
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
课堂练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咳嗽 )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shuài ),鲁迅先生是深恶( wù )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 吩咐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 疙瘩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
A.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B.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
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
D.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解析】“不以为意”是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根据语境“不以为意”应改为“不以为然”。
B
课堂练习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C.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答案】A
【解析】不合逻辑,删去“避免”后的“不”。
课堂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导学重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导学难点: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回忆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琐事。
2.结合文后的“阅读提示”,将这些琐事进行归类。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边读边完成旁批。
2.自设阅读题,考考同桌。
3.圈点勾画字词和疑难处,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新知认知---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油腻(nì) 干枯(kū)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里(gē)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顿 油炸 韭菜 薪金 B.忧郁 草率 脚落 希奇
C.祥细 保姆 烧瓷 吩附 D.滕椅 抹杀 剪刀 疙瘩
3.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 爽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轻快),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 功夫),他不管。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5.本文作者________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成名作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等。
6.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鲁迅先生是伟人,但文章并没有着重记叙他的伟大成就和事迹,通篇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叙,集中体现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布局谋篇看似毫无章法,但并非信马由缰,而是以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7.文章中所反映的鲁迅的伟人风采是多方面的,对青年,他关怀备至,对朋友,他___________,对工作,他___________,对孩子,他__________。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通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标明小节。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
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二)读完全文,说一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三)按自然空行,概括大意(文中标记)
(四)按自然空行,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文中勾画批注)
二、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1.找一找,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勾画批注)
2.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3.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三、课堂练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鲁迅先生是深恶( )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_____________》。
(2)鲁迅,原名___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_______》《彷徨》,散文集《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野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
A.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B.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
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
D.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C.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导学重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导学难点: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回忆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琐事。
2.结合文后的“阅读提示”,将这些琐事进行归类。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边读边完成旁批。
2.自设阅读题,考考同桌。
3.圈点勾画字词和疑难处,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新知认知---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油腻(nì) 干枯(kū)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里(gē)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安顿 油炸 韭菜 薪金 B.忧郁 草率 脚落 希奇
C.祥细 保姆 烧瓷 吩附 D.滕椅 抹杀 剪刀 疙瘩
3.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 爽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轻快),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 功夫),他不管。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5.本文作者________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成名作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等。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6.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鲁迅先生是伟人,但文章并没有着重记叙他的伟大成就和事迹,通篇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叙,集中体现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布局谋篇看似毫无章法,但并非信马由缰,而是以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人物回忆录 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 勤奋工作、克己待人、牺牲休息 感情
7.文章中所反映的鲁迅的伟人风采是多方面的,对青年,他关怀备至,对朋友,他___________,对工作,他___________,对孩子,他__________。
热情相待 忘我执着 民主关爱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通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标明小节。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
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二)读完全文,说一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既是一位热情的主人、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位风趣的智者,更是一位敬业的伟人。
(三)按自然空行,概括大意(学生文中标记)
第一部分:(1)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笑声“明朗”的特点。
第二部分:(2)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走路“轻捷”的特点。
第三部分:(3-13)概括写鲁迅先生的待人、饮食情况。
第四部分:(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第五部分:(18-23)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对“天晴啦,太阳出来啦”的喜悦之情。
第六部分:(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的态度。
第七部分:(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及校样纸随随便便的态度。
第八部分:(31-34)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到晚。
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电影时,鲁迅先生对“我们”的照顾。
第十部分:(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第十一部分:(43-54)鲁迅先生夜间写文章时的情景。
第十二部分:(55-60)鲁迅先生对海婴的信任。
第十三部分:(61-63)鲁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认真细致。
第十四部分:(64-67)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地工作。
(四)按自然空行,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文中勾画批注)
明确:1.明朗的笑;2.走路的姿态;3.深夜交谈;4.饮食爱好;5.待人风趣;6.会心的笑;7.谈青年来信;8.处理校样随便;9.工作忙碌;10.看电影;11.别样的休息;12.日常起居;13.吃鱼丸;14.亲自包书;15.忘我工作。
二、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1.找一找,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勾画批注)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1段)
明确:夸张 豁达爽朗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2段)
明确:敏捷、果断
(3)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3段)
明确:热情、和蔼、有耐心
(4)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8段)
明确:简单随和
(5)“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15段)
明确:幽默风趣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24段)
(7)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26段)
明确: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8)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汽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35段)
(9)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37段)
明确:关爱他人、谦逊礼让
(10)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41段)
(11)“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42段)
明确:珍惜时间
(12)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44段)
明确: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1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53段)
(14)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62段)
明确:严谨、一丝不苟
(15)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58段)
明确:慈父、求真、务实
(16)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休息,所以要多做,赶快做。(65段)
(17)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66段)
明确:奉献、牺牲精神
2.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学生填表格)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3.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先生(鲁迅的妻子)。写他们的作用,是侧面烘托鲁迅。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也与大人的内心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则更典型的侧面烘托。她的勤劳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的勤勉坚强。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三、课堂练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咳嗽 )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shuài ),鲁迅先生是深恶( wù )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 吩咐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 疙瘩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B )
A.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B.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
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
D.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解析】“不以为意”是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根据语境“不以为意”应改为“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C.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答案】A
【解析】不合逻辑,删去“避免”后的“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一旦提及鲁迅先生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预习检查
1.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2.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便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八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3.走近作者。
(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42年1月22日卒于香港。
4.正音。
咳嗽(késou) 筵(yán)会 窘(jiǒng) 抽屉(ti) 阖(hé) 踌躇(chóu chú)
虔(qián)诚 抹(mǒ)杀 肋(lèi)膜 紊(wěn)乱 唠叨(láodao)隔三差(chà)五
5.释义。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①贫穷。②为难。③使为难。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课文中用的是第一种解释。
【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紊(wěn)乱】杂乱;纷乱。
三、学习新课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标明小节。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
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二)读完全文,说一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既是一位热情的主人、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位风趣的智者,更是一位敬业的伟人。
(三)按自然空行,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笑声“明朗”的特点。
第二部分:(2)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走路“轻捷”的特点。
第三部分:(3-13)概括写鲁迅先生的待人、饮食情况。
第四部分:(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第五部分:(18-23)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对“天晴啦,太阳出来啦”的喜悦之情。
第六部分:(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的态度。
第七部分:(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及校样纸随随便便的态度。
第八部分:(31-34)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到晚。
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电影时,鲁迅先生对“我们”的照顾。
第十部分:(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第十一部分:(43-54)鲁迅先生夜间写文章时的情景。
第十二部分:(55-60)鲁迅先生对海婴的信任。
第十三部分:(61-63)鲁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认真细致。
第十四部分:(64-67)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地工作。
(四)按自然空行,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明确:1.明朗的笑;2.走路的姿态;3.深夜交谈;4.饮食爱好;5.待人风趣;6.会心的笑;7.谈青年来信;8.处理校样随便;9.工作忙碌;10.看电影;11.别样的休息;12.日常起居;13.吃鱼丸;14.亲自包书;15.忘我工作。
(五)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1.找一找,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1段)
明确:夸张 豁达爽朗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2段)
明确:敏捷、果断
(3)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3段)
明确:热情、和蔼、有耐心
(4)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8段)
明确:简单随和
(5)“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15段)
明确:幽默风趣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24段)
(7)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26段)
明确: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8)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汽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35段)
(9)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37段)
明确:关爱他人、谦逊礼让
(10)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41段)
(11)“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42段)
明确:珍惜时间
(12)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44段)
明确: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1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53段)
(14)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62段)
明确:严谨、一丝不苟
(15)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58段)
明确:慈父、求真、务实
(16)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休息,所以要多做,赶快做。(65段)
(17)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66段)
明确:奉献、牺牲精神
2.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3.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先生(鲁迅的妻子)。写他们的作用,是侧面烘托鲁迅。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也与大人的内心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则更典型的侧面烘托。她的勤劳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的勤勉坚强。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四、课堂小结
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
课堂练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咳嗽 )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shuài ),鲁迅先生是深恶( wù )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 吩咐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 疙瘩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B )
A.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B.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
C.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
D.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解析】“不以为意”是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根据语境“不以为意”应改为“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C.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答案】A
【解析】不合逻辑,删去“避免”后的“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