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时练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唐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最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之一,这次政变的发动者是谁(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靖 D.杨广
3.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下列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是( )
A.修筑长城,抗击匈奴 B.创立殿试制度,选拔人才
C.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知人善任,魏征积极进谏
4.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5.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武则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7.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客相复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8.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9.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0.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有关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弘扬了贞观之治 ②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③爱惜人才,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④创立殿试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 武则天自称皇帝后,改国号为( )
A.汉 B.周 C.武 D.唐
12.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 )
A.隋文帝的统治 B.唐太宗的统治 C.武则天的统治 D.唐玄宗的统治
13.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张的普通人家的儿子想做官,以光宗耀祖.那么,可供他选择的途径有( )
①勤练武功,参加武举 ②读参科举 ③经商 ④练习诗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5.小李同学观看某部电视剧后写下这样的感慨:“往事悠悠,遮不住一个女人曲折坎坷的感情经历;岁月漫漫,诉不尽以为女皇帝经天纬地的人生业绩。”下面不属于这部电视剧主人公业绩的是( )
A.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 B.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
C.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D.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6.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 )
A.建立 B.恢复 C.鼎盛 D.衰败
17. 某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唐朝繁盛景象的电视剧。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和房玄龄商议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C.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D.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18.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9. 唐朝前期的四位皇帝,依次是( )
①唐太宗②唐高祖③武则天④唐高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20.“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贞观”“开元”都是( )
A.帝号 B.干支纪年 C.年号 D.公元纪年
二、 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材料二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大多数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材料三 开元初年,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当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他任用的宰相姚崇、宋璟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1)阅读材料一说说,唐朝初年,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材料二可知,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形成这一认知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说说,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治世局面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2.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有一个不曾改变的大国梦,强国梦。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为绘制这幅宏伟蓝图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他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供养)其身,犹割股(大腿)以啖(喂)腹,腹饱身毙。”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唐朝人口统计表(部分)
时间 人口数(单位:万人)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
——数据来源: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统治者的意志也由此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此他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促使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度的特点。请列举一例武则天统治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史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度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的治国举措可为今天中国走向强大提供什么有益的经验。
23. 回望千年古国,游走历史长河,感悟盛唐夜歌,逐岁月长流,梦回盛唐,领悟天子雄才大略。
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唐朝著名帝王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哪两类人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材料二是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期间的赞誉,她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你如何理解“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
(3)材料三中的唐诗中“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其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盛世局面的名称是什么?
(4)为了开创盛世,三位统治者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共同措施,对此在国家治理上你有何启示?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二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措施?他的统治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所述局面?
参考答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时练
一、 选择题
1-5DBDDA 6-10CAACA 11-15BCABD 16-20CACCC
二、 材料分析题
21.(1)社会衰败,经济萧条的景象。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发展科举制度;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武则天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生产、创立殿试制度等,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3)开元盛世。唐玄宗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进行了有效的改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三则材料反映的治世局面的内在联系是都有一个贤明君主,统治者都重视国家的生产,励精图治,懂得任用贤能。
22.(1)核心:存百姓(或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关心人民)。 措施: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趋势: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原因: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所以人口上升。
(3)特点:自由报考;平等(任何阶层皆可参加);公开(或公开考试);考试内容广泛;政府组织。
史实:创立殿试(或武举)。 影响: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为历朝所沿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4)经验:关心民生;关心百姓;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适时调整统治政策等。
23.(1)统治者、百姓。重视百姓力量,以民为本,重视君民关系。贞观之治。
(2)武则天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改革科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4)重视经济发展、澄清吏治、重视人才选拔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22.(1)皇帝:武则天。作用: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2)唐玄宗。原因:唐玄宗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相,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第9页 共2页 ◎ 第10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