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是20世纪中国重大事件之一,这件大事发生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92年
2.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展,下列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3.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代表的精神被称之为“铁人”精神,其典型特征是
A.科学发展 B.与时俱进 C.集体主义 D.艰苦创业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5.下列哪一项内容不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A.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一五计划
C.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8.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私有制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9.下列对人民公社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C.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人民群众很欢迎吃大锅饭
10.中共八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当时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 D.抗美援朝
11.下列关于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赎买改造的政策
B.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
C.建立了生产合作社
D.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公私合营
1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时期的一次重大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都
A.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B.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C.改变了农业落后的而貌
D.实现了科教义国的梦想
14.下列关于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B.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合理利用了人力、矿产等资源
15.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二、简答题
16.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是
17.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国经历了曲折与坎坷。
请回答:
(1)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重大失误?
(3)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18.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3)材料三中的图片与材料二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1953年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 “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这是中苏人民友谊史上光辉的一页。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帮助我国的方式有哪些?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怎样的工业成就?请列举一例。
21.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突然爆发,随后肆虐华夏大地,疫情给整个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是以10天干配对12地支形成的,60年一轮环。“庚子”年是农历纪年法的一个轮年,……202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我国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而辐射了全国多地,给国家和人们造成历史罕见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前推60年——1960年,“废子”年,新中国正处于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和国内因素导致我国陷入了极度的粮食短缺。由1960年的“庚子”年,再前推60年——1900年,八国联军联合侵犯中华,再次攻陷北京城,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
(1)依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正处于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是采取什么措施才逐步摆脱“三年困难时期”的?
(2)依据材料一说出“八国联军联合侵犯中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此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再次前推6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这一年我国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祸患?
材料二 2020年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含汉口、汉阳、武昌辖区)面临封城的特殊时期,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出镜接受采访时,突然眼含泪花,哽咽道:“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汉阳和武昌做出的突出贡献。新中国之初,武汉市在“一五计划”期间,也取得了突出建设成就,试举一例。
材料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武汉会战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影响。
(5)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选项符合题意,ACD可排除,故选B。
2.C
【详解】
1953-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 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青藏铁路是2006年建成通车,不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故C符合题意;A、B和D都属于一五计划时期成就,排除。故选C。
3.D
【详解】
1950年春,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其典型特征是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精神不是“铁人”精神的典型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D。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排除;农业合作化运动,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C排除;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排除。故选B。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因此“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不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选项D符合题意;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项ABC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故B错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故D错误。综上故选C。
7.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此,1961年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符合题意;A项指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排除;C项表述不正确,排除;D项是八大的主要任务,排除。故选B。
9.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所以评价不正确的是人民群众很欢迎吃大锅饭,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评价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从1953年起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建立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的方式,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ABD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党中央在1958年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在全国的严重泛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重大失误。1958年属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1957年进行,A排除;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实行,C排除;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进行,D排除。故选B。
1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符合题意。雷锋助人为乐,与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实现、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无关,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C
【详解】
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C符合题意;大炼钢铁运动不利于经济发展,A排除;大炼钢铁运动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B排除;大炼钢铁运动造成资源浪费,D排除。故选择C。
15.C
【详解】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6.王进喜
【详解】
王进喜是探索时期的著名人物,为了把国家建设好,摆脱贫油国的帽子和原油进口的现状,王进喜带领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
17.(1)中共八大; 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和法制制度;要坚持实事求是;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等.
【解析】
第(1)问,此题考查八大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对20世纪50年代重大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1966——1976年,党中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到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秩序陷入全面内乱之中。
第(3)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能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大革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对全国的经济、民主、法制、文化都造成极大破坏,启示我们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因此从上述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和法制制度;要坚持实事求是;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等。
18.小历的说法不对。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开展。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开始;1957-1960年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严重困难,下滑明显。
【详解】
根据图中B点到C的的时间是“1957-1960年”可知,小历的说法不对。因为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开始;1957-1960年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严重困难,下滑明显。所以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开展。
19.(1)土地改革。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事件:三大改造。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这是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这是1953年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意义重大,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
(1)外因: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内因: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2)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3)“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我国过去没有的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制造业等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例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成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符合题意,一例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信息可知,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外因是: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内因是: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的信息可知,指出“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帮助我国的方式有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我国过去没有的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制造业等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例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成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21.(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经济路线造成;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国家对之前的国民经济错误路线进行纠正,推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只答八字方针内容也可得分)
(2)义和团运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也由此开启。
(3)北伐战争和辛亥革命。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联通了长江南北交通。
(4)武汉会战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影响是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民族精神。
【详解】
(1)根据所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结合所学可得出1961年国家对之前的国民经济错误路线进行纠正,推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2)根据所学,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根据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所学可得出,60年前是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也由此开启。
(3)根据所学可得出,北伐战争和辛亥革命都在武汉。结合所学可得出,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联通了长江南北交通。
(4)根据“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可得出武汉会战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影响是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