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2 19: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2021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50周年 B.6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2.2020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中,中国为了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体现了大国的气度和担当。我国历来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合作的原则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
4.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是(  )
A.人民海军 B.人民空军 C.导弹部队 D.炮兵部队
5.2021年最硬气的一句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这反映中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一个中国”原则
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之所以如此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得到了亚非国家普遍支持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从源头上根除了世界霸权
8.2018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的周年纪念日,众人瞩目的国产航母成功进行倾侧实验.目前海军现己装备辽宁号航母、第二艘052D 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 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这说明( )
A.中国海军己是世界第一
B.中国海军己经挤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C.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D.中国海军完全可以用武力解决一切领海争端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把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④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⑤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⑤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④① D.④②①③⑤
10.位美国记者在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问周恩来以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强大的综合国力
11.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扩散。中国用实实在在的抗疫行动,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生动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也不是孤军奋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宝贵支持。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为我们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 )
①世界已经连为一个整体,有利有弊,且弊大于利
②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当今世界只有合作没有冲突
④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佛教文化,千载传承 B.中外交流,世界文明
C.东西贸易,中国智慧 D.中华文明,引领世界
13.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他是
A.邓小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4.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设计者看来
A.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B.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C.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两极格局 D.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15.周恩来以其非凡的外交智慧为开创新中国外交局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以下选项能够证明上述历史结论的是
A.代表中国共产党参与调解,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D.参加日内瓦会议时以“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简答题
16.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请任意写出其中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5)请举出三个具体事例说明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17.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18.2020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和战友用生命捍卫了祖国河山。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枪,军旗飘)
(1)“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八一”两字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铸军魂,在古田)
(2)92年前的古田会议确立的开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新征程的原则是什么?
(长征路,抒豪情)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写出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
(齐抗战,势如潮)
(4)写出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第一个胜利的战役名称。
(渡长江,奏凯歌)
(5)写出结束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标志性事件。
(援友邦,保家乡)
(6)写出20世纪50年代“援友邦,保家乡”出国作战的军队名称。
(新时代,展风采)
(7)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筑起了钢铁长城。写出新时代肩负战略核反击重任的部队名称。
(强军梦,阔步行)
(8)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写出你的认识。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1978年中美签署了《建交公报》,之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结合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首次提出的 它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国际意义
(2)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图二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2019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
(5)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战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美国政府经过了短时间的“眺望”,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相互政策,为了打开中国关系大门,开始试探和接触。
材料三:2017年4月6日到7日,习近平和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实现了首次会晤。会晤中,习近平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1)结合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为什么敌视中国?
(2)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3)结合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请举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大事一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谈一谈对习近平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1.历史图片是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阅读下列中国外交活动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在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次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3)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1971年代取得了哪项重大成果?
(4)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点上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所以2021年是恢复合法席位50周年,故选A;其他时间不符,故排除BCD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D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A项;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不是“和平合作原则”,排除B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排除 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选项D符合题意;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1971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1972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第二炮兵部队,1966年我国导弹部队组建,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A符合题意;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排除;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C排除;“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D排除。故选A。
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正确;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1979年,排除B;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建国初期,排除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故选A。
7.A
【详解】
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之所以如此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A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支持,但与材料内容不符,B排除;C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择A。
8.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国产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可知,这些尖端海军装备说明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C项正确;美国海军是世界第一,排除A项;中国现在还没有挤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中国海军正在向这个方向迈进,排除B项;用武力解决领海争端只是一种选择,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是1955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是1971年。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可知,①④②⑤③符合题意。A、C和D项错误。故选B。
10.B
【详解】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针对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 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 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1.D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进行援助,说明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与各国友好往来,在新冠疫情抗击中,中国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宝贵支持,为抗击疫情发挥作用,表明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故②④正确;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是利大于弊,①错误;当今世界仍然冲突不断,③错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和示意图可知,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洲、非洲的文化交流;一带一路,使中国和有关国家建立了命运共同体;这些均体现了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C
【详解】
邓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两弹元勋”,故C符合题意。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焦裕禄是原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B
【详解】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在美国颇有影响力,将尼克松访华设计为封面,说明设计者认识到了尼克松访华的重大时代意义,B项正确;尼克松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不意味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成为政治挚友,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两极格局的影响,而且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排除C项;尼克松访华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中美建交始于1979年元旦,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根据题干“周恩来……为开创新中国外交局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准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立处理过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正确;AB不属于外交,排除AB;“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不是日内瓦会议,排除D。故选C。
16.(1)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
界逐渐落伍了。(2)“自强”、“求富”。 (3)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5)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参与“朝核六方会谈”;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广州亚运会;援助日本地震;博鳌论坛;三亚金砖峰会等。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逐渐落伍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该运动的口号是 “自强”、“求富”。 自强是洋务派早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创建军事企业时的口号,意欲增强国力,尤其军事力量;求富是后期七十年代中后期在军事企业面临燃料资金等问题的情况下,创办民用企业时提出的。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其中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是:圳、珠海;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典型事例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参与“朝核六方会谈”;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广州亚运会;援助日本地震;博鳌论坛;三亚金砖峰会等。
17.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独”分子坚持“台独”企图;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扰。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分子坚持“台独”企图,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扰。
18.(1)南昌起义(2)“思想建党,政治建军”(3)渡过金沙江(4)平型关大捷
(5)南京解放(或:渡江战役解放南京;解放军占领南京)(6)中国人民志愿军(7)火箭军
(8)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坚持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保驾护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综合国力增强是强军的保障;要科技兴军、科技强军;坚持改革强军;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等等。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5)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7)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它是肩负战略核反击重任的部队。
(8)认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人民解放军的作用,如何建设人民解放军等方面来谈认识,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保驾护航等。
19.(1)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还可答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3)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4)1979年; 40周年。(5)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详解】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周恩来首次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一,可知反映的是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与会国家之间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并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3)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二可知反映的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因此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中国重返联合国,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4)结合材料三“1978年中美签署了《建交公报》,之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所学知识,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元旦。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5)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它的根本原因是成立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坚强后盾。
20.(1)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使美国失去了巨大的中国市场。
(2)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也可)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任选一)
(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一向是“扶蒋反共”的,因此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使美国失去了巨大的中国市场,所以美国才敌视中国。
(2)根据所学可得知,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
根据所学, 可从中美两个角度概括,一方面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据所学可得出,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根据所学可知,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而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1)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性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4)旧中国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详解】
(1)根据所学和图片1可知,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定了《辛丑条约》;它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和图片2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根据所学和图片3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4)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从对比中可知,旧中国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