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2 19: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单项选择题
1. 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国人民的不断斗争
B. 苏联的要求和大力扶持
C.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 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 废除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C. 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 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
3. 下图漫画说明了(  )
A. 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 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 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 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4. 苏共于1928年首次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论断;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经受着总危机”;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认为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继续加深”;1976年,苏共二十五大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能避免危机的神话已经破产”;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再次提出资本主义已经陷入总危机的论断。这说明苏联决策层(  )
A. 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无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 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重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5.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产生这种看法的直接原因是(  )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欧盟成立
C. 科索沃战争爆发 D. 法西斯的扩张
6.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材料说明(  )
A.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败
B. 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 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
D. 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7. 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 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 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 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8. 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便推出了经济改革的主张,政策推行受阻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同时,改革方向逐渐发生变化,直至形成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从而引起苏联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出现全面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材料所述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A. 苏联改革失误
B. 苏联共产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背叛
C. 西方国家长期“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D.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
9. 苏联的解体,是一次突发的雪崩。谁也没有预料到庞大帝国的身影从此消失在世纪末的地平线,为半个世纪的冷战画上了句号。苏联解体意味着(  )
A. 社会主义运动的彻底失败
B.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动
C. 美国确立了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 动荡不安的局势完全消失
10. 从苏联实行多党制的选举政治开始,全国陷入无主的经济混乱。自从苏联模式形成以来,苏联的五年计划首次中断。材料说明苏联解体(  )
A. 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B.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 导致了苏联经济混乱 D. 与苏联模式关系密切
11.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而这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最后终结于(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C.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1991年,苏联解体
12. 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
A. 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 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 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 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13.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
A. 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 B. 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C. 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二、综合题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逝世后,政治上,大量冤假错案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抬头;由斯大林时期的体制造成的各加盟共和国民族离心倾向日益严重;各阶层对个人崇拜造成的压抑气氛日益不满。经济上,部门管理造成的专业狭窄、分散,协作不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的状况已经成为严重的民生问题;过分偏重发展重工业造成的国民经济结构畸形,使得人民生活必需品十分紧缺。
材料二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讲中说道:“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1)针对材料一中苏联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材料二中“我国这样的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如此规模的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5.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斯大林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都进行了探索。从20世纪50—80年代,苏联的几任领导人都进行了改革,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须加强国家行政体制建设。他认为,市场经济不适合苏联国情,当务之急是改造农村,消灭富农和个体农户,成立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其结果是,苏联成了世界工业强国,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下降了。对此,赫鲁晓夫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材料三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其特点如何?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突出表明了苏联模式的什么弊端?
(3)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的局面,赫鲁晓夫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4)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能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1——5 BADBA
6——10 DCABB
11——13 DAA
14.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相同点:都是针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进行改革;改革都以失败告终。不同点: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苏联的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剧了经济恶化,使社会趋向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5.
新经济政策。把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和农业的比重失衡,农业长期得不到重视。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改革要立足于国情,从实际出发;改革要始终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