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宋
代
经
济
的
发
展
壹
民以食为天
人物档案
【姓名】 老张
【时代】 宋朝
【身份】 农民
壹
民以食为天
壹
民以食为天
老张是生活在宋代江南地区苏州的一名普通的农民,但老张听他爷爷说,他们家原来住在北方。在他的爷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因为发生战乱,迫不得逃到了南方。没想到,来到南方后,老张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今天,老张带着他的几个孩子开始了春耕。那么,老张要种什么农作物呢?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壹
民以食为天
壹
农业的发展
耕田的老张
灌溉
插秧
收获
舂米
秧马
老张的大儿子知道老张腰不好,去草市卖了一个插秧的神器,这件神器是什么呢?
老张家还有一点空地,老张决定再种点经济作物。
茶叶
棉花
老张跟人学习了新的种植技术,提高了产量——
复种
壹
民以食为天
老张家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他家的水稻、茶叶、棉花获得了大丰收,那么老张家这次大丰收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品种:
新生产工具:
新生产技术:
占城稻
秧马
复种技术
经济作物:
茶树和棉花
“苏湖熟,天下足”
壹
民以食为天
贰
工以精而兴
贰
工以精而兴
老张家的棉花这次收获很多,这些棉花还可以用来干嘛的?
老张的妻子李氏心灵手巧,是他们村出名的纺织高手,除了用棉花外,李氏还用什么来纺织呢?
织布的老张妻子
湘绣
蝴蝶山茶花
《纺车图》局部)
南宋棉毯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贰
工以精而兴
老张的大儿子想去外面学一门手艺,有哪些手艺可以学,要去哪里学呢?
制瓷业和造船业,对于老张儿子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
宋朝时,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制瓷业和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贰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汝窑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
哥瓷
工以精而兴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船坞:用于修造船舶的水工建筑物。
贰
工以精而兴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叁
国以商而富
贰
国以商而富
老张去年大丰收,把水稻、棉花、茶叶买了,赚了一笔钱,准备带着小儿子去大城市长长见识,那么他们可以去那些大城市呢?如何过去最方便呢?
《清明上河图(局部)》 虹桥
贰
国以商而富
老张和儿子到杭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饥肠辘辘的老张父子能吃上晚饭吗?
随处可见广告招牌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要闹去处,通晓不决。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3.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即草市。
说一说:宋代都城与唐代都城有哪些不同?
贰
国以商而富
济南刘家针铺商标
随处可见广告招牌
贰
国以商而富
贰
国以商而富
老张准备买两匹布给妻子李氏,那他买两匹布的铁钱有多少斤 呢?
“宋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文)。”
——《宋史·食货志》
一贯钱(1000文)
260斤!!
这么多的钱老张肯定是拿不动的,那么老张又是用什么来买布的呢?
贰
国以商而富
北宋交子拓片
南宋会子
1.交子是用来作什么的?
3.北宋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 四川地区
商品经济繁荣,贸易需要
方便携带,成本低
2.在哪个朝代的什么地区出现?
贰
国以商而富
看到如此繁华的城市,做生意的人这么多,老张决定让小儿子去做生意,老张发现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那么,可以在哪些对外贸易港口运货?销售到哪些地方?进行海外贸易,会接受哪个机构的管理?
泉州
广州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
宋代海外贸易图
贰
国以商而富
商业中心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工商业
城市集中在什么地方?
南方
秦汉
南宋
北方战乱
北人南迁
南移奠基
南移完成
地广人稀
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南方落后
东晋南朝
贰
国以商而富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找出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吗?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耻、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材料三:中国宋代,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战乱不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汤恩比《历史研究》
材料四: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
经济因素: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补充劳动力
政策倾向:宋统治者的政策推进
课堂小结
魏晋南北朝
唐代中后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过程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