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细胞(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细胞(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03 16: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表示所有的植物细胞结构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⑤⑥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①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④
2.下列图示的细胞或组织中,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
A. B.
C. D.
3.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众多科学家起完成的。下列与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创立有关的科学家,与其贡献匹配正确的是(  )
A.胡克——发现细胞核 B.施菜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C.布朗——细胞来自细胞 D.魏尔啸——发现细胞
4.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玉米细胞的是(  )
A. B.
C. D.
6.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撕取材料 ③用稀碘液染色 ④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⑤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⑥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A.④⑤②⑥①③ B.④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⑤②⑥③①
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下列都是我们观察过的细胞,其中判断错误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根尖细胞
C.蚕豆叶表皮细胞 D.血细胞
8.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花 刀片 剖开子房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酒精 检验淀粉
C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检验二氧化碳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放大镜 观察细胞结构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与其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选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获得明亮的视野
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分解时,37℃水浴加热——模拟人体温度
C.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时,滴加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D.制作临时装片时,将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防止损坏盖玻片
10.乌饭麻糍是一种美食,它是用植物乌饭的树叶捣烂后挤压出汁液,加糯米粉拌匀揉和蒸煮而成。这种汁液主要来自该植物细胞结构(如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20年12月,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过的水稻种子发芽了。航天育种的原理是利用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射线,冲击植物细胞诱导产生变异,获得新性状。新性状的产生跟下列哪个细胞结构息息相关(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2.我们吃苦瓜时,(  )中含苦味物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13.整瓣蒜几乎闻不到气味,但碾碎蒜味就会变浓。这是由于碾碎时,细胞被破坏,细胞液中的蒜氨酸酶催化细胞质中的物质反应,产生了气味。蒜氨酸酶分布在(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14.1665年,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胞”的科学家是(  )
A.魏尔啸 B.胡克 C.达尔文 D.施旺
15.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
B.乙图显微镜镜头由转换成,视野中的亮度会变亮,观察细胞的数量较少
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
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也能观察到丁图中的叶绿体结构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2)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⑤______。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④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______。
(4)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③______。
17.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_____.
(2)本实验使用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
(3)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_____.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
(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18.在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多细胞生物体是通过细胞____和细胞____来增大自己体积。
19.2017年9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种的第一批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在灌溉用水盐度达6%的情况下,取得了最高亩产超600公斤的好成绩。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______。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知,B2属于______组织,B1组织具有______功能。
(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丁______。
(4)“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这是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20.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洋葱鳞片叶属于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______进行染色。
(2)从人体结构层次来看,口腔内侧壁表层属于____________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滴加清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口腔上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__________。
(4)如图A、B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如果由图A变为图B,细胞将变大,视野中的亮度将变________(选填“亮”或“暗”)。
三、探究题
21.图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顺序被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
A. D→B→C→A→E→G→F B. B→D→C→A→E→G→F
C. B→C→D→A→E→G→F D. B→D→C→A→G→E→F
(2)图 D滴的液体是________
(3)结合下面图1~4回答问题,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________(填序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________(填序号,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________(填序号),,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________方向移动.
22.小强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加______;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盖盖玻片;染色等六个步骤.B图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___”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已知小强观察C图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___倍.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填“8×”、“10×”或“15×”)的物镜。如果要将A 图中的甲细胞放大,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将光圈调大
D.将光圈调小
E.向右方移动玻片
F.向左方移动玻片
G.转动转换器
(3)某同学使用某普通光学显微镜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使用时有一个步骤是“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A.使物镜上升,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镜下降,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镜上升,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D.使物镜下降,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下图是该同学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图像,
哪一张是他最后观察到的图像___,该实验中他始终看不到的细胞结构是___。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4)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23.某同学在做“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②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③盖上盖玻片;④将洋葱表皮放入水滴中;⑤用红墨水染色。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四、简答题
24.某同学在科学实验课上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1)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往下降低镜筒时,双眼注视物镜镜头,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
(2)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3)图丙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若要将细胞的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方向移动。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观图可知:①液泡、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叶绿体,解答即可。
【详解】
A.图甲有叶绿体,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A错误。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液泡和⑤细胞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无⑥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B错误。
C.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
D.④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点和不同点。
【详解】
A.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具备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正确。
B.具有细胞壁,是植物的保护组织,不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错误。
C.是导管和筛管,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不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错误。
D.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因此是植物细胞,不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
3.B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
A.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他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
B.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他们指出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
C.1831年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为细胞学说的诞生起了积极的作用,C错误。
D.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较为简单,考生需对教材知识熟记于心,同时能够取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A
【分析】
盖盖玻片时的操作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详解】
“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故选A。
【点睛】
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本题解题关键。
5.D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等。
【详解】
A.A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是动物细胞,不符合题意。
B.B是细菌细胞,不符合题意。
C.C是在进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不符合题意。
D.D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是植物细胞,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各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
【详解】
第一步:“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第三步:“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第五步:“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第六步:“染”,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正确是顺序是:④⑤②⑥①③。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对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出合理的解释。
7.A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
A.图中细胞具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错误。
B.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正确。
C.在植物叶片上下表面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正确。
D.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图为血细胞中的红细胞,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各种细胞的结构是本题解题关键。
8.A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实验操作步骤与目的相关知识,需要灵活掌握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才能解答这类题目。
【详解】
A.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用碘液检验是淀粉的存在,B错误。
C.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D.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D错误。
故选A。
9.D
【分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根据淀粉的这一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详解】
A.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多,光线更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为了不影响观察效果,应选用凹面镜,A正确。
B.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试管放在37℃的水中,因为37℃是消化酶发挥作用最适宜的温度,利于淀粉的分解,B正确。
C.在探究“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正确。
D.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
10.C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甲为细胞壁,乙细胞核,丙为液泡,丁为叶绿体。
【详解】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植物乌饭的树叶的汁液主要来自该植物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图中丙表示液泡。
故选C。
11.D
【分析】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就是让普通种子成为太空种子。
【详解】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基因决定性状,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一种液体,能够不断地流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组成。
【详解】
A.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色素,糖分等物质,所以我们吃苦瓜时,液泡中含有苦瓜物质,故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分析】
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位于液泡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详解】
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B错误。
C.液泡里含有细胞液,含有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蒜氨酸酶分布在细胞的液泡中,C正确。
D.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细胞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功能,此题重点了解液泡的知识,结合题意,仔细分析西瓜汁液的特点,即可正确答题。
14.B
【分析】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据此解答。
【详解】
罗伯特 胡克是英国的物理学家,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多种物体并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木栓薄片中的小室称为“细胞”,B正确。
故选B。
15.A
【分析】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观察、整理五个步骤。
【详解】
A.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坏镜头,故A正确。
B.图乙中的镜头为物镜,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显微镜镜头由转换成,倍数变大,视野中的亮度会变暗,故B错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逆时针流动,故C错误。
D. 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没有叶绿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16.甲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膜 叶绿体
【分析】
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据此解答。
【详解】
(1)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2)植物细胞含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⑤液泡。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细胞膜起着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4)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③叶绿体。
【点睛】
把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的关键。
17.右下角 40× 细 B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分析】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调节细准焦螺旋能让像变得更加清晰。
(3)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详解】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物镜组合有两种:应选物镜的最大倍数即40×。
(3)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4)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点睛】
解此类综合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首先应弄清图形所反映的问题,其次弄清要解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联想与和运用图示信息的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18.细胞膜 液泡 分裂 生长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使有害物质不能轻易进入,有用物质不能随意渗出;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一些水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他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点睛】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9.细胞分化 分生 运输物质 器官 细胞膜
【分析】
(1)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通过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其中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详解】
(1)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异化的过程。过程a则表示由细胞形成组织的分化过程。
(2)图中A、B、C、D分别表示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个体,其中B1、B2、B3、B4、B5分别表示植物的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其中B1输导组织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果,水稻谷粒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水稻谷粒有繁殖的生理功能,所以C水稻谷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4)植物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因此“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功能。
【点睛】
掌握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注意区分植物的几种组织。
20.(营养)器官 红墨水或稀碘液 (上皮)组织 防止细胞吸水胀破 叶绿体 暗
【解析】
试题分析:(1)绿色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洋葱鳞片叶属于叶,是六大器官之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观察效果好,我们一般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2)口腔内侧壁表层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形成的一个细胞群,有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为了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加入生理盐水。
(3)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因此口腔上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图A变为图B,细胞变大了,说明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因此视野变暗。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21.B 清水 1 5,6 3 左下方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展、B是擦、C是撕、D是滴、E是盖、F是吸、G是染,因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 B、D、C、A、E、G、F。
(2)图D滴的液体是清水。
(3)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①粗准焦螺旋时可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大 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⑤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⑤和⑥,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④⑤是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⑥⑦为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要最少,则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的组合⑤和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3,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左下方向移动,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细胞A在左下方,所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
【点睛】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多以识图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2.生理盐水 盖盖玻片 50 15X FG CB A ① D
【分析】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图B观察到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C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D中①粗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遮光器,④反光镜.
【详解】
(1)临时装片的制作的主要步骤: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B图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成绩,所以小强观察C图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15× )的物镜。如果要将A 图中的甲细胞放大,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为首先F向左方移动玻片,G然后G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C调节光圈,把光圈调大,最后再B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所以正确顺序是F→G→C→B。
(3)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粗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大,属于粗略调节,细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小,属于精确调节,调焦旋钮都是向后上升的,调焦的过程是先粗调,调至有图象,然后用细调焦旋钮调至清晰,
固A符合题意。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粗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大,属于粗略调节,细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小,属于精确调节,调焦旋钮都是向后上升的,调焦的过程是先粗调,调至有图象,然后用细调焦旋钮调至清晰.该同学最后观察到的图象是①,用显微镜观察物像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所以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液泡。(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因此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D。
23.②①④③⑤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详解】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由题干可以看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②滴①撕④展③盖⑤染。
24.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分析】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解答即可。
【详解】
(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往下降低镜筒时,双眼注视物镜镜头,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防止细胞吸水涨破,需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因此需要试剂生理盐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还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结构,因此还要用到稀碘液试剂。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图中的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