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方针是( )
A.《临时宪法》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请问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牺牲。这里的“他”是
A.黄继光 B.董存瑞 C.罗盛教 D.邱少云
4.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5.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6.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扎根农村干革命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破虏丹心昭日月,抗日碧血壮山河
7.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这位英雄是
A.邓世昌
B.佟麟阁
C.邱少云
D.黄继光
8.全国领土基本解放的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新中国成立
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文化大革命
10.下图是某场战争我国军队佩戴的袖章,这场战争被称为真正的“立国之战”,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底座”。这场战争发生在
A.19世纪4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C.推进西部大开发 D.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
12.下图中所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A.重庆谈判 B.成立新中国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13.周恩来评价某部法律文件:“(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4.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镇压反革命 D.三大改造
15.《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整个 19 世纪和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都不被 看作大国,只有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二、简答题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17.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18.(题文)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相同之处?
三、综合题
19.某校初三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民族独立)
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站起来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表达的深刻意义。由此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
(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一事件的场景?“28响”的含义所涉及的起止时间、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1949年前后,西藏地方的分裂势力在英、美、印等国的支持下,3极策划“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在中央和平解放政策的感召下,越来多的藏族僧侣支持和平解放,他们不希望久经帝国主义恰躏的家乡再经历战火。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在北京签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解放。
(2)材料二表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
(3)材料三中“这场战争”从中国角度称为什么战争?根据材料说明这场战争“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
材料四 土地改革的基太内究让是沿业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结央刊就术社合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中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5)综合以上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并消除了地主阶级。二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举出重要战役一例
(2)材料二中“提高农民地位”在建国初期哪一事件中有所体现?这一事件基本完成于哪一年?这一事件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地位发生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方针,B项正确;《临时宪法》就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排除A项;《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时期的文件,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雷锋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董存瑞在解放战争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①④均不正确。邱少云和黄继光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放弃自救,壮烈牺牲;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掩护战友前进,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因此②③正确,故选B。
3.D
【详解】
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直至牺牲的英雄。D符合题意;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涌现的英雄人物,他为掩护战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A不符合题意;董存瑞是在解放战争中,舍身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B不符合题意;罗盛教是抗美援朝时为救朝鲜儿童牺牲的英雄,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B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A;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排除C;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排除D。故选B。
5.A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是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标志新中国成立。选项A符合题意;1951年,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B排除;1950年,在新解放区,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土地改革,与图片内容不符,C排除;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击美国侵略者,D排除。故选A。
6.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我国在1950---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是黄继光,D符合题意;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民族英雄,A不符合题意;佟麟阁参加的卢沟桥战役,B不符合题意;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被大火吞噬的英雄,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领土获得统一,全国领土基本解放。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抗美援朝的战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共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C项正确;鸭绿江是中朝的边界,抗日战争时期的旋律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的旋律是“打倒美蒋反动派”,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旋律有“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等,排除D项;故选C。
10.D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时间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可知与土地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在新解放区,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推进西部大开发,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排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A。
12.B
【详解】
根据图片及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B项正确;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一五计划是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项正确;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排除A项;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B。
1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D
【详解】
根据材料“只有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可知,作者通过对比,重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综上故选D。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7.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都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功的。(言之有理,答出基本意思即可)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亿多农民、约7亿亩土地”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开始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2)问,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以改造,到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无论是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我国政府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进行经济建设的表现,这些改革都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功的。
19.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详解】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说的话,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因此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通过这句话可以总结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1)开国大典。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抗美援朝。遏制了美国的扩张,为我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选两点)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描绘的是开国大典。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被确定为国旗。“28响”含义的起止时间、事件分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根据材料二“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在北京签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解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根据材料材料三“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根据材料一“它成功地遏制美国梦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可知,抗美援朝战争遏制了美国的扩张,为我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根据材料四“土地改革的基太内究让是沿业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结央刊就术社合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材料一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材料二反映的西藏和平解放、材料三反映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材料四反映的土地改革都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1.(1)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战役。
(2)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跨过鸭绿江”可知,此事件是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重要战役有上甘岭战役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中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即农民土地所有制,不是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