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茚旺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茚旺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3 19: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作答选择题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所选选项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的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而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昏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丢弃
B.祸必不振矣    振:拯救
C.北购于单于  购:联系
D.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考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是鞠武反对太子收留樊於期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②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③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④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
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⑥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这引起了鞠武的恐慌。
B.鞠武希望尽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以消除秦国攻打燕国的借口,并联结齐楚等对付秦国。
C.太子丹认为鞠武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迂阔而不近于事情,于是留下樊於期共谋抵抗秦国的方法。
D.鞠武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作为比喻,说明太子丹的做法无异于引火烧身。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5分)
(2) 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5分)
8.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5分)
9.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长沙》 )
(2)满载一船星辉, 。 ( 《再别康桥》 )
(3)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 《荆轲刺秦王》 )
(4)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论语》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奸 臣
安 勇
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现得特别出色。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他被提拔当了科长。秦松把喜讯带回家,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岳忠良却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但岳忠良仍然不依不饶,自言自语地说:“官越大越危险,路还长着呢,从量变到质变,只是时间问题!”
多年来,不管身在何处,秦松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像刀子似的盯着他看,时时刻刻都让他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开始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岳忠良给他下的奸臣结论始终在监视着他。岳忠良的手好像就悬在他的头顶上,手里拿着一顶写着“奸臣”的帽子,如果他稍不留意,这顶帽子就会扣到他的脑袋上。
又是几年后,秦松当了局长。但他越是不断升官,岳忠良就越是认定他离奸臣又进了一步,甚至岳忠良还倚老卖老装糊涂,不时地把秦松的名字喊成秦桧。有时候岳忠良不理秦松,模仿说书人的语气对着空气来一句:“秦桧,你这个奸臣!”
秦松局长多年来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次只要心里稍微动一点坏念头,耳朵边就能听到有人喊他秦桧。那声音沙哑低沉,还带着点幸灾乐祸。秦松每次都是咬咬牙,战胜了诱惑,暗自说一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秦松当了二十五年官,始终清正廉洁,金钱美女都不沾边儿。
秦松五十三岁那年市里发生了一桩大案。一位副市长跳楼身亡,紧跟着一大批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全市八大局有六个局长被撤职查办,秦松是幸免的两人之一。秦松得知这一结果后没有喊司机,跑着去了医院。八十高龄的岳忠良,像枯木头似的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月。秦松拉着岳父的手涕泪横流,说:“如果不是你老人家用特殊的方式警告了我二十八年,现在我就……”
岳忠良又奇迹般地活了两年后去世。在临死之前,秦松问他:“现在你承认自己看错人了吧?我秦松是个好人,不是奸臣。”岳忠良盯着秦松看了很久,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没看见你变成秦桧,我死不瞑目!”说完,就睁着眼睛离开了人世。
岳小湖遵照父亲的遗嘱,把骨灰盒摆在了她和秦松的家里。遗嘱里还有句话,她没敢告诉秦松——就算死了,我也要看到这家伙变成奸臣的那副嘴脸!
料理完岳父的丧事后,秦松就办理了退居二线的手续。不再做领导的秦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不时地他就会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问:“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两次写“秦松咬咬牙”,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如何做人埋下伏笔。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面沉似水”、“倚老卖老装糊涂”、“幸灾乐祸”等词语,以及“哼”、“拂袖而去”等动作来表现他的“冷酷”和对女婿的“挤兑”,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秦松能始终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监督的力量!一个偏执的岳父,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D.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岳父”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E.文章在老人之“言”与秦松之“行”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但事实上,包裹在“岳父”冰冷外衣里面的刻薄,才是大爱。
(2) 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6分)
(3)“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6分)
(4) 小说结尾秦松“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句,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请问你认为他们俩谁对谁错?说说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地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C.傅雷认为自己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文章第一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作用?(6分)
(4)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B.在素有“东方新西兰”之称的大海草山游目骋怀,我看到一个硕大的“七彩草场”——蓝天、白云和点点羊群映衬,小溪如带,泉水清澈,绿草茵茵,山花烂漫。
C.近日,美国4岁女童阿比盖尔?埃文斯因无法忍受两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攻势,失声痛哭,称受够大选,一些网民跟帖评论,称他们感同身受,力挺:我也是。
D.钱钟书先生断然拒绝好事者的祝寿,他批评有的寿星“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疼不痒的话”,此数言,振聋发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昆明理工大学内有一座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日房价最高2000元。据称,酒店用于接待来校交流访问的外国政要、知名专家学者,搞得过于寒酸,难免丢了中国人的脸。
B.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C.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D.由于我校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奖助学金的实施细则等,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了“不让一个成绩优秀的茚旺学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目标。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因此也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是不应该存在的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讨论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这样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①⑤③④⑥ D.⑥③⑤①④②
16.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不超过40个字)(5分)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4.20亩。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14亩,印度人均耕地为3.3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2006年为1.35亩,2010年为1.24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面三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使整首诗表意完整。(6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选择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选择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只选择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惫,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201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语 文
(2)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加快灾难的降临’啊。(“害”,祸患1分;“资”,积蓄1分;助,加快1分;句意通顺2分)
8.“深藏”既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2分)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3分)
9.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2分)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 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2分)
(以下理解亦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10.(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1)(5分)B.3分D.2分C.1分
(C.成就的应是一个廉洁为官的女婿,A.“为后面写秦松如何做人埋下伏笔”错,应为“为后面秦松能保持一生清廉做铺垫”。 E.“外衣里边的刻薄”错,应为“冰冷外衣里面的爱”。)
(2)表现了岳忠良的性格特点,(2分)他喜欢戏剧,且喜欢用戏剧里面的人物来与现实中的人物进行比照。(2分)这样写可以引出下文,为岳忠良以后的行为做铺垫。(2分)
(3)岳忠良觉得秦松在刻意掩饰自己,(2分)他认为秦松有“奸诈”的一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够诚实。(2分)岳忠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监督着秦松。(2分)
(4)(8分)示例:岳忠良没有错,他这样做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督,秦松最终会成为一个奸臣,所以他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来成就一个廉洁的女婿。秦松也没有错,他在岳父的鞭策下,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终也成就了自己清官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6分。)
12.(l)A C(答对一个2分,全对5分)
A项“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表述错误,文中说傅雷没有向任何人申辩,自杀之前从容镇定;C项“罪责”表述不准确,此三宗都是傅雷的冤屈。
(2)①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反党罪证无非是小镜子和旧画报”,且“并非傅雷本人之物”。②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妥善处理房租、存单、丧葬费这些大小财产问题。③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凡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点2分,通过概括每段内容分条列出,意思概括清楚即可。)
(3)①赞扬傅雷夫妇内慧外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②与含冤自杀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悲剧色彩。③控诉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与心灵的巨大摧残。(每点2分)
(4)[答案示例]
赞同:①选择自杀是不愿苟且,体现高洁人品和刚直性格。②特定时期冤屈难辩,以死抗争社会,维护人格尊严。③传统文化影响选择“舍生取义”,追求人格完美。
反对:①若坚强活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翻译作品(成就)。②读者和国家失去(损失)一位伟大的翻译家。③他的做法是对现实的逃避,对希望的放弃。④人生坎坷,坦然面对,不要太追求人格完美。⑤珍惜生命,正如霍金所说:无论人的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试题分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6分。
13.A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后面接“谈论着”不恰当,可改为“兴致勃勃”。游目骋怀:随意观赏景物,尽情舒展胸怀。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14.C (A.成分残缺,“一座”后应加“按照”一词。B.“加大”与“质量”搭配不当。D.缺主语,去掉“由于”)
15.D 解析:⑥中的“对国学有兴趣”紧承“国学热”,根据“本是”和“但”可知⑥③相连;⑤中的“过于随便”和③中的“轻浮”相关,所以③后是⑤;①是类比说理,证明⑤;④中的“何况”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②是结论句,且紧承后文。
16.(5分)参考答案:我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现日渐下降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析:要认真阅读材料,筛选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的主要信息有两点:①我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②我国人均耕地呈现日渐下降的趋势。而作为段末结尾的句子,还应指出这种现象中潜在的危机,或针对此现象的做法。
17(6分)【答案示例】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海洋
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 / 你却给了我整片的枫林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莲 /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18.解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
今天选择享受,明天将一无所有;今天选择平庸,一生将一直平庸;今天选择奋斗,明天将功成名就。高一的学子们,你们将怎么选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