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选择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选择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4 12: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选择题练习
一、单选题 1.滚筒洗衣机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衣物随着滚筒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高速匀速圆周运动,以达到脱水的效果。滚筒截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物运动到最低点B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衣物运动的过程中洗衣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衣物运动到最高点A点时受到滚筒的作用力最大,脱水效果更好 D.衣物运动到最低点B点时受到滚筒的作用力最大,脱水效果更好 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质点A、B被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同一点O,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的线速度一定比B的线速度大 B.A的角速度一定比B的角速度大 C.A的加速度一定比B的加速度小 D.A所受细线的拉力一定比B所受的细线的拉力小 3.如图甲所示,长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轻杆的另一端O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到杆的弹力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则(  ) A.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不可能为0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时,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时,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4.3D地图技术能够为无人驾驶汽车分析数据,提供操作的指令。 如图所示为一段公路拐弯处的地图,则(  ) A.若弯道是水平的,汽车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若弯道是水平的,为防止汽车侧滑,汽车拐弯时收到的指令是让车速大一点 C.若弯道是倾斜的,为了防止汽车侧滑,道路应为内(东北)高外(西南)低 D.若弯道是倾斜的,为了防止汽车侧滑,道路应为外(西南)高内(东北)低 5.广州市内环路上出口处常有限速标志。某出口路面是一段水平圆弧轨道,雨天车轮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汽车通过出口的最大速度为36km/h。晴天车轮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则晴天汽车通过出口的最大速度约为(  ) A.44km/h B.54km/h C.24km/h D.30km/h 6.如图,有一固定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间的夹角分别为和,则(  ) A.A、B两球所受弹力的大小之比为3:4 B.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A、B两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8 D.A、B两球的转速之比为 7.小黄在玩惊险刺激的悬崖秋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摆动过程中受到水平风力的作用,但是摆动依旧发生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竖直向上 B.运动到最低点时,秋千对小黄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小黄自身的重力 C.运动到最高点时,小黄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除了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重力,水平风力和向心力 8.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的皮带轮通过不打滑的皮带传动,轮的半径是轮的2倍。在皮带轮各自的轴上用长度相同的轻绳分别悬挂质量为和的甲、乙两个小球,二者质量关系满足 。两轻绳上端的悬挂点足够高且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外力驱动轮,待系统稳定转动后,两轻绳与轴的夹角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1 B.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 C.因为,所以 D.甲、乙两球受到细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9.大雾天气,司机以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向前行驶,突然发现汽车已开到一个丁字路口,前面处是一条小河,司机可采用紧急刹车或紧急转弯两种方法避险。已知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 B.紧急转弯 C.两种都可以 D.两种都不可以 10.如图所示是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若过山车经过A、B两点的速率相同,则过山车(  ) A.在A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在B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C.A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 D.在B点时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可能为零 11.如图是汕尾市城区某环岛交通设施,路面水平,通过路口的车辆都按照逆时针方向行进。假设某时甲、乙两车匀速通过环形路段,甲行驶在内侧,乙行驶在外侧,它们转弯时线速度大小相等,设甲所在车道的轨道半径为,乙所在车道的轨道半径为。假设汽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8倍,g取,则关于此过程中两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 B.当乙车的速度大于时,可能会撞上甲车 C.两车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小: 12.某同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路面出现水坑的地方,如果不及时修补,水坑很快会变大,善于思考的他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个现象提出了多种解释,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解释是( ) A.车辆上下颠簸过程中,某些时刻处于超重状态 B.把坑看作凹陷的弧形,车对坑底的压力比平路大 C.车辆的驱动轮出坑时,对地的摩擦力比平路大 D.坑洼路面与轮胎间的动摩擦因数比平直路面大 13.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圆筒绕固定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圆筒的半径。筒壁内有一小物体与圆筒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小物体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动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取,则的最小值是(  ) A.1rad/s B.rad/s C. D. 14.“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看见荡秋千,总会勾起儿时的美好,已跨进高中物理大门的你,不能只沉浸在遐想或“佳人笑”中,应习惯用物理的眼光审视荡秋千。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两根绳平行。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方向竖直向上,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 15.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2r。一辆质量为m的赛车通过AB线经弯道到达A′B′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OO′=r。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均为Fmax.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赛车经过路线②③时的位移相等 B.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D.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6.一辆货车在崎岖道路上匀速率行驶,途中发生了爆胎。道路地形如图所示,则爆胎可能性最大的位置是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A或B或C处 17.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P,小球从左侧一定高度摆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始终等于向心力 B.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加速度不变 C.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不变 D.钉子位置离O点越近,绳就越容易断 18.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放置一物体P,用一轻质弹簧将该物体和圆盘中心O固连,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圆盘能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自由转动。现让圆盘从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直到P与圆盘发生相对滑动,则在此过程中P与圆盘间的摩擦力大小(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加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19.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FN-v2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的质量为 C.v2=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 D.若v2=2b,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 20.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形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的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21.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比b先开始滑动 B.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C.当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D.a、b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始终相等 22.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光滑的小钉子A,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细绳与钉子相碰时,钉子的位置距小球,则细绳碰到钉子前、后瞬间(  ) A.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4 B.小球所受合外力大小之比为1∶4 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 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4∶1 2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上放置两个相同的木块a和b,木块a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b放在距圆心处,它们都随圆盘一起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木块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两木块的角速度相等 C.若圆盘转速逐渐增大,木块b将先滑动 D.若圆盘转速逐渐增大,木块a、b将同时滑动 24.如图所示,公园中的一位爷爷把秋千拉到A后静止释放,秋千和小孩一起沿虚线向右摆动,B为最高点,忽略空气阻力影响、摆绳视为轻绳、则秋千从A摆到B的过程(  ) A.小孩先失重后超重 B.摆绳拉力的功率始终为零 C.小孩的向心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总重力和摆绳拉力的合力总是指向轨迹圆心 25.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一个重为G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O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从A点沿圆弧运动到C点,经过最低点B时所受绳子拉力大小为F。则小球经过B点时的向心力(  ) A.方向竖直向上 B.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G+F D.大小为G-F 26.如图所示,两等长轻绳一端打结,记为O点,并系在小球上。两轻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同一水平杆上的A、B两点,两轻绳与固定的水平杆夹角均为53°。给小球垂直纸面的速度,使小球在垂直纸面的竖直面内做往复运动。某次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OB从O点断开,小球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sin53°=0.8,cos53°=0.6,则轻绳OB断开前后瞬间,轻绳OA的张力比为(  ) A.1:1 B.25:32 C.25:24 D.3:4 27.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垂直于翼面的升力和其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所示,当翼面与水平面成并以速率v匀速水平盘旋时的半径为30m,重力加速度g取,则v大小为(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28.在绕地球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相通,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粗糙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CD间由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B.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与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C.如果减少小球的初速度,小球有可能不能到达乙轨道的最高点 D.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小于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9.某道闸杆上的甲、乙、丙、丁四处各固定一个质量相同的螺栓。则在抬起道闸杆过程中,所需向心力最大的螺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关于拱桥对汽车的支持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支持力大于重力 B.支持力等于重力 C.汽车速度越大,支持力越大 D.支持力大小与汽车速度无关 31.如图所示,一轻绳穿过水平桌面上的小圆孔,上端拴物体M,下端拴物体N。若物体M在桌面上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为ω,线速度大小为v,物体N处于静止状态,则(不计摩擦)(  ) A.M所需向心力大小大于N所受重力的大小 B.M所需向心力大小小于N所受重力的大小 C.ω2与r成正比 D.v2与r成正比 32.图甲为游乐场中一种叫“魔盘”的娱乐设施,游客坐在转动的魔盘上,当魔盘转速增大到一定值时,游客就会滑向盘边缘,其装置可以简化为图乙。若魔盘转速缓慢增大,则游客在滑动之前(  ) A.游客受到魔盘的摩擦力缓慢增大 B.游客受到魔盘的摩擦力缓慢减小 C.游客受到魔盘的支持力缓慢增大 D.游客受到魔盘的支持力不变 3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轴线处于竖直方向,A、B两个小球紧贴着筒内壁分别在不同的两个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于B,即RA>RB)。分析A、B两球的运动,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周期 34.圆周运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四幅图用圆周运动知识来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荡秋千。人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人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 B.图乙表示一列拐弯的火车。火车拐弯时速度越小,对铁路路基磨损就一定越小 C.图丙表示一座拱形桥。若有一车以一定速度安全过桥,桥受到车的压力一定小于车受到的重力 D.图丁表示在室内自行车比赛中自行车在水平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做一个整体时其受四个力作用 35.如图所示,11中本部教师食堂餐桌中心有一个圆盘,可绕其中心轴转动,现在圆盘上放相同的茶杯,茶杯与圆盘间动摩擦因数为 。现使圆盘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缓慢增大圆盘转速,离中心轴近的空茶杯相对圆盘先滑动 B.若缓慢增大圆盘转速,到中心轴距离相同的空茶杯比有茶水茶杯相对圆盘先滑动 C.若缓慢增大圆盘转速,到中心轴距离相同两个不同的空茶杯,可能是质量轻的相对圆盘先滑动 D.如果茶杯相对圆盘静止,茶杯受到圆盘的摩擦力沿半径指向圆心 36.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匀速转动,A、B的质量分别为m、2m,A和B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A与转台中心的距离为2r,B与转台中心的距离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台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 B.转台对A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对B的摩擦力 C.转台对A的摩擦力一定大于对B的摩擦力 D.转台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A比B先滑动 37.如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细绳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 A.若小球沿顺时针运动到图示位置时,拉力F突然变小,则小球将沿轨迹a运动 B.若小球沿顺时针运动到图示位置时,拉力F突然变大,则小球将沿轨迹b运动 C.若小球沿顺时针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子突然断裂,则小球将沿轨迹c运动 D.无论绳子上的力如何变化,小球都将沿圆周运动 38.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 B.如图b,两个圆锥摆,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同,但圆锥的高相同,则两圆锥摆的角速度相同 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位置小球的半径较大,所以在A位置所需向心力较大 39.小球质量为m、用长L的轻悬线固定于O点,在O点的正下方处钉有一颗钉子P,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短时间内,有(  )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张力突然变大,对小球做正功 40.“S路”曲线行驶是我国驾驶证考试中的一项科目,某次训练过程中,有两名学员分别坐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并且始终与汽车保持相对静止,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可视作圆周运动,行驶过程中未发生打滑。如图所示,当汽车在水平“S路”上向左匀速转弯时(  ) A.两名学员的线速度等大 B.两名学员的向心加速度等大 C.汽车对学员的作用力大于学员所受的重力 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与汽车行驶的速度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依题意,衣物运动到最低点B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依题意,由于衣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洗衣机圆筒的圆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衣物对洗衣机圆筒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对洗衣机受力分析,由于洗衣机静止不动,可推知洗衣机对地面的压力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D.依题意,衣物运动到最高点A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运动到最低点B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在B点时,衣物受到滚筒的作用力最大,脱水效果更好,故C错误,D正确。 2.A 【解析】 ABC.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圆锥摆的向心力为 得 A球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A的加速度比B球的加速度大,两球Lcosθ相等,则两球的角速度相等,A球的轨道半径较大,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线速度较大,即A的线速度比B的线速度大,故A正确,BC错误; D.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有 A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A所受细线的拉力较大,故D错误。 3.D 【解析】 A.因杆既能提供支持力,又能提供拉力,则杆球模型的最高点临界条件是,则有 即小球到达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故A错误; BC.由图像可知,在时,以较小速度通过最高点,杆提供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随着通过最高点速度增大,杆的支持力为正值(规定向上为正)逐渐减小,而当时,有,即 解得 故BC均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时,以较大速度通过最高点,杆提供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拉力为负值表示方向向下,大小随着速度增大而增大,而,则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故D正确; 4.D 【解析】 A.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不会受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由物体受力提供,故A错误; B.如果弯道是水平的,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 可知,速度越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当需要的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汽车做离心运动,所以“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收到的指令应让车速小一点,防止汽车做离心运动而发生侧翻,故B错误; CD.如果弯道是倾斜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可以提供向心力,而向心力指向圆心,所以3D地图上应标出外(西南)高内(东北)低,故C错误,D正确; 5.A 【解析】 雨天汽车通过出口速度最大为v1时,由圆周运动规律 晴天汽车通过出口速度最大为v2时,同理有 联立可得 带入题中数据可得 v2=44km/h 故BCD错误,A正确。 6.D 【解析】 A.根据 所以A、B两球所受弹力的大小之比为 所以A错误; BD.根据 解得 所以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A、B两球的转速之比为 则B错误;D正确; C.根据 解得 所以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所以C错误; 7.B 【解析】 A.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竖直方向的合力向上,还受到水平的风力,可知小黄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是竖直向上,故A错误; B.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小黄处于超重状态,秋千对小黄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小黄自身的重力,故B正确; C.运动到最高点时,小黄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重力和水平风力的合力,不为零,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除了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重力,水平风力,故D错误。 8.D 【解析】 A.通过皮带传动,系统稳定后,匀速转动,线速度大小相同,即 , 所以 A错误; B.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为轻绳与轴的夹角,显然,由 , 得 甲、乙两球离悬挂点的高度之比为 故甲、乙两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B错误; C.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得 再由 得 故 但此大小关系与质量无关,C错误; D.由题知拉力 因 且 故甲球受到细绳的拉力等于乙球受到细绳的拉力,D正确。 9.A 【解析】 由题意紧急刹车得位移为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紧急刹车是安全的的,而紧急拐弯需要很大的向心力,容易发生侧翻是不安全的。 10.D 【解析】 A.对过山车在A点由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在A点有 解得 可知在A点时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可知在B点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过山车从A到B,速度大小不变,根据,由于RA分别对水平和竖直方向列方程,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则随着魔盘转速缓慢增大,游客需要的向心力增大,但必须保证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因为重力不变,则f、N两个力只能一个增大一个减小,结合水平方向,只能f增大,N减小。BCD错误,A正确; 33.C 【解析】 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又 结合可知,、两球的运动,它们具有相同的向心加速度。 34.C 【解析】 A.荡秋千时,绳子拉力和重力在沿绳方向上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 B.火车转弯时,如果速度,是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火车的速度小于该值时,火车拐弯时速度越小,则铁路路基磨损就越大,故B错误; C.车过拱形桥有 桥受到车的压力一定小于车的重力,故C正确。 D.在室内自行车比赛中,自行车在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支持力以及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D错误。 35.D 【解析】 AB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解析】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加速度向下,则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 B.如图b,两个圆锥摆,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同,但圆锥的高相同,根据 可得 则两圆锥摆的角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 CD.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根据受力分析知两球受力情况相同,即向心力相同,由 F=mω2r 知r不同角速度不同,故CD错误; 故选B。 39.C 【解析】 A.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短时间内,小球的线速度不会发生突变,A错误; B.由可知,由于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突然减小,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B错误; C.由可知,由于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突然减小,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C正确; 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可知悬线的张力突然变大,但悬线的张力方向与小球的线速度方向垂直,对小球不做功,D错误。 故选C。 40.C 【解析】 A.两名学员离圆心的距离不相等,由 可知两名学员的线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由向心加速度公式 可知两名学员的向心加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 C.汽车对学员的作用力竖直分力等于学员所受的重力,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故汽车对学员的作用力大于学员所受的重力,故C正确; D.汽车的摩擦力有两个方向的效果,一个是与速度方向相反,一个效果是与速度方向垂直提供向心力,所以汽车的摩擦力一定不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