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3 20: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第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洗马(xǐ)  逋慢(bū)  陨首(yǔn)  更相为命(gèng)
B.搠倒(shuò) 酒馔(zhuàn) 辖制(xiá) 憎恶(zēng)
C.孤僻(pì) 撮合(cuō) 讥诮(qiào) 怔怔(zhènɡ)
D.吼啸 (xiào)  俨然(yǎn)  睨视(nì)  滇池(d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  噩梦  通宵  战战兢兢 
B.喝彩   憔悴   惆怅   没精打采
C.镂空 竟争 皱眉 缠绵悱侧
D.勒索 仓廒 投奔 冠冕堂皇
3.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警从停车场工作人员处获悉,一男子开来一辆来路不明的小轿车。通过查询该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抓捕罪犯。
B.有的中学生在网吧里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成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D.这家中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被医院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1月20日,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该药业公司的有关领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潜伏》、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形成了屏幕热播、专家热评、群众热议,成为广东影视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
B.2011年深圳大运会注定成为世界大学生的盛大的聚会,相聚在此的大学生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促进世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
C.2月10日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责任谁来负?事件何以发生?人们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所有这些问题有待于全球专家去解决。
D.海外华人参政意识不强,跟欧美白人甚至非裔相比,华人不太擅长公共演说,这是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有关造成的。
5.下列各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①据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
②但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
③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
④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⑤无论时下还是未来的竞争,都已经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
A.②①⑤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④⑤③② D.⑤③④②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鐻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6.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B.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C.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D.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7.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B.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C.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D.“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8.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D.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下列句中的画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窈窕以寻壑 B.奚惆怅而独悲
C.悦亲戚之情话 D.问征夫以前路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的一项是(  )
A. 云无心以出岫 木欣欣以向荣
B. 乐琴书以消忧 聊乘化以归尽
C. 问征夫以前路 农人告余以春及
D. 请息交以绝游 眄庭柯以怡颜
1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下面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B.作者写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时,先写归途和抵家时的情况,再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眼见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C.全文中出现的两次“归去来兮”都是以抒情方式,既表达出对短暂的“适俗”经历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决心,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作者其实是希望当权者还能重用自己。
D.作者为了表达“乐天安命”的情怀,先紧承上文“感吾生之行休”而自问,再是作者从反面和正面自答,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最后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13.将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二、默写与诗歌鉴赏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 云销雨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4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  ①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偏东。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
本诗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 情思。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6分)
胖子和瘦子
契诃夫
①在尼古拉地夫斯基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碰见了。胖子刚刚在车站上吃完饭,嘴唇上粘着油,发亮,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刚跳下车,拿着皮箱、包裹、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那是他妻子;还有一个眯起一只眼睛的、高个子的男学生,那是他儿子。
②“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就叫起来,“是你吗?老朋友!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着你啦!”
③“哎呀!”瘦子惊奇地叫起来,“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哪儿来的?”
④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回,彼此打量着,眼睛里满是眼泪。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奇。
⑤“我亲爱的!”瘦子吻过以后说,“真是想不到!真是出其不意!嗯,好好瞧着我!还是跟从前那么漂亮!还是从前那样仪表堂堂,大少爷!天呐!那么,你怎么样?发财啦?结婚啦?你看,我已经结婚了……这是我妻子露易丝,她娘家姓万增巴赫……路德派的教徒……这是我儿子纳发奈尔,三年级的学生。这是我小时候的朋友,纳发尼亚!我们小时候是同学!”
⑥纳发奈尔想了一想,脱下帽子。
⑦“我们小时候是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从前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大家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因为你拿纸烟烧坏一本教科书;我呢,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因为我爱搬弄是非。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啊……别怕难为情,纳发尼亚。走到他跟前去……这是我妻子,她娘家姓万增巴赫……路德派的教徒……”
⑧纳发奈尔想了一想,躲到他父亲背后去了。
⑨“那么,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他的朋友,“你在哪儿做官?你做到几等官啦?”
⑩“是在做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等文官,得了斯丹尼司拉夫勋章。薪水很少……嗯,可是求上帝跟它同在!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挺好的烟盒!我卖一卢布一个。谁要是一回买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打点折扣。我们总算混着过下来了。你看,我原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调在这儿来,仍旧在科里,可是做科长了……往后我就在这儿做事。那么,你怎么样?恐怕你已经做到五等文官了吧?嗯?”
“不,我亲爱的,你还得说得再高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三等文官了……我有两个星章了。”
瘦子忽然脸色变白,呆住了,可是他脸上的肉很快地向四面八方扭动,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的脸上、眼睛里射出火星来似的。他耸起肩膀,弯下腰,缩成一团了……他的皮箱啊、包裹啊、硬纸盒啊,好像长了;纳发奈尔挺直身体立正,系好制服上所有的扣子……
“大人……我……荣幸得很!斗胆说一句:小时候的朋友忽然变成了大贵人!嘻嘻!”“唉!算了!”胖子皱眉,“干吗用这种口气讲话?你我是从小的朋友,用不着官场上的那一套奉承!”
“求上帝怜恤……您老人家说的什么话?……”瘦子赔着笑脸说,越发缩成一团了,“大人的恩情……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露……大人,这是我儿子纳发奈尔……我妻子露易丝,某种程度上的路德派教徒……”
胖子本想提出抗议,可是瘦子的脸上现出那样的尊崇、谄媚、恭恭敬敬的丑相,弄得那三等文官直恶心。他扭转头去不看那瘦子,伸出手去告别。
瘦子伸出三个手指头握一握手,全身伛偻下来鞠躬,跟中国人那样地赔笑:“嘻——嘻——嘻!”他妻子也赔着笑脸。纳发奈尔把两脚靠拢,制帽掉到地下去了。这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奇。
16.当瘦子明白了胖子的身份、地位后,其神态、行为以及语言有哪些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开篇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奇”,结尾说“这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奇”,其中“两个人”、“三个人”分别指谁?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胖子说: “ 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 ” 。 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在人物刻画方面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交流(6分)
20.在文段空格内填上恰当的诗句,使文段更富有文采,意旨更加丰富。(3分)
我追求_______________的诗意,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我喜欢
________________的清纯,我心仪________________的静谧……但在这世俗的纷扰中,何处才是我梦中的桃花源?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3分)
3月10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22.请以“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文体特征鲜明;③卷面美观
万和实验学校2012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将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二、默写与诗歌鉴赏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 ____________ _ , 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4)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4分)
本诗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 情思。
16(4分)


17(4分)


18(4分)


19(4分)


四、表达交流(6分)
20.(3分)
; ;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3分)
绿色消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22.请以“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文体特征鲜明;③卷面美观




800
4








800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