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字形等方法理解“荒凉、奚落 、傲慢 、轻蔑、恼怒 、懦弱”等词的意思。
2、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细读课文,结合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语气的词句把每部分的内容读懂,体会铁罐语气的变化。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读好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重要演讲,说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独特的美共同在一起,创造着美丽、和谐的生活。可是,在很久以前,国王的橱柜里却发生了一件不和谐的事。这件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认识他们吧。左边是双耳旁,右边先写包字头,注意里边的“缶”字,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最后是个点。“陶”是用土烧成器物。陶罐就是用土烧成的罐子)。谁来读一下课题?生:陶罐和铁罐。
师:为了听起来舒服,我们可以加上儿化音,请你再试着读一读。师: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前预习过课文了,是吗?看大屏幕,那课文里的生词谁会读?(大屏幕出示生词)一个学生认读,齐读。师:这一组中你发现有什么字?用另一个音组个词?这些词语不仅要会读,还要明白他们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一个,说一说?
师:你们理解词语很用心。再看荒凉这个词。没有水也不长草的地方就给人荒凉的感觉。看这个荒字,在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生:中间死亡的亡字最后不要加点。师:记住了吗?感谢你的提醒。看老师写这个字。(师边写边提醒)在练习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一个荒字。生写,师提醒写字姿势。
2、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同桌两人接读课文,再用简炼的语言说一说。
师:看来你把课文读透了,请你用上老师这个句子再试着说说,看是不是简练一些。(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骄傲的铁罐__________________,许多年代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铁罐______________。”)师:谁再说一说? 生2说。
三、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一)品读2-9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先看第一自然段,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请你读一读。你有问题要问吗?骄傲是什么意思?奚落又是什么意思?给他们找个意思相近的词?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课文里有精彩的描写。自己读读2-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画下来,读一读。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师:咱们先来看这几句话。(大屏幕出示前两组对话)
师:自己读读第一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后说:我体会到了铁罐很傲慢。
师:你是从提示语中知道的,是吗?真聪明!傲慢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傲慢)生:骄傲。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读出铁罐傲慢的语气吗?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我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碰”字,让我一下就感到了铁罐的傲慢,真会读书。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一生昂着头,双手卡腰读。
师:多么傲慢的铁罐啊!一起像他这样加上动作读一读。生一起加上动作读。
师:谁来读读陶罐说的话?生:“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多么谦虚的陶罐啊!(师板书:谦虚)讲解他们是本课的生字注意“兼”的笔顺和虎字头。齐读两遍。铁罐接着奚落陶罐。谁来读这句话?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你听出了他什么样的语气?生:轻蔑的语气。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呢?生:看不起。
师:是啊。看这个蔑字中间是个扁目,就像眯着眼看人,会把人看得很小,就是小瞧别人。谁能带上这种表情读读这句话?一生带表情读。一起带表情读这句话。
师:在这句话里,铁罐奚落陶罐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生:懦弱。
师:什么是懦弱?如果身体弱,力量小,再加上胆子也小,就是懦弱。同学们,陶罐懦弱吗 ?生:不懦弱。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我听出来了,你是从陶罐争辩的话里知道的,是吗?就盛东西这一点来说,陶罐认为自己和铁罐是(生:平等的)。谁来当陶罐为自己争辩一下?生读。
师:多么谦虚而不懦弱的陶罐啊!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别读铁罐和陶罐的话,谁读铁罐?谁读陶罐?老师来读旁白。如果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好了。两生分角色读2到5自然段。师: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语言,抓表现铁罐和陶罐神态和语气的词语读好了人物对话,请你们用这种方法接着往下读,试着读好六、七自然段。(大屏幕出示)师:谁来读铁罐的话?注意要读出语气和标点符号。
师:再读读试试。生读出了铁罐恼怒的语气,师给予表扬。一起读。
师:为什么恼怒了?相提并论什么意思?在这里铁罐认为自己的长处是而陶罐的短处是 易碎的陶罐不能与坚固的我一起谈论和看待啊!板书易碎坚固
师:而陶罐只是和气地说------一生读第七自然段。而此时的铁罐听到陶罐这么心平气和劝他要和睦相处,又会怎样呢?请你自己读读铁罐的话,看看此时此刻铁罐是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说的这句话,在老师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大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填什么词?师:同学们看铁罐的话,“你算什么东西!”已经是骂人了。你想想这个时候是什么语气?不是恼怒,而是气愤。能不能填个四字词语?生:火冒三丈。师:你把这个词填上读读这个句子。生读。一起读。
(二)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总结方法本是两个普通的罐子作者却把他们赋予了人的情感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提示语种运用了神态描写,使两个罐子的活灵活现。板书:对话形式、神态描写
2、师:同学们借助提示语同桌先分角色练习一下2到9自然段,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果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好了。同桌练习分角色读对话。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带劲啊!谁来读一读?两生分角色读对话。师评价。
四、了解结局,总结升华。
1、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并会永远这样,事实上是这样吗?默读10—17自然段,看看铁罐和陶罐的命运如何? 生汇报,师随机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铁罐说的吗? 生1:我们不能像铁罐一样那么骄傲,骄傲没有好下场。 生2: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光看别人的短处就笑话别人,要尊重别人。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出示启示:齐读。
3、送给同学们的话。同学们,生活就像大海,我们乘着这艘智慧的大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谐相处,美美与共。一路乘风破浪,直达胜利的彼岸!五、作业:
1、小练笔,自由的发挥想象。人们找到了一小块铁罐的碎片,陶罐......
2、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师: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成为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