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贝”的故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贝”的故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2 19: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3 《“贝”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甲、骨、饰、品、漂”等16个生字,会写“贝、骨”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自己讲述“贝”的故事,激发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16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写好本课难写的字。如:贝、骨等字。
4、能够自己讲述“贝”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瞧,是什么?生:贝壳
师:对,平时大家都在哪见过贝壳呀?生:大海
师:大海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精灵,那,你见过的贝壳都是什么样子的?生:带有花纹的......五颜六色的......扇形的.....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贝壳的图片,请看(出示各式各样的贝壳,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花纹,不同的颜色)
师:喜欢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贝类板书:贝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端正坐姿,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开始吧。老师出示读书要求,巡视指导坐姿、读书姿势
3、检查预习 随文识字
师:读的很认真,文中有几处句子生字比较多,看看大家能不能读好,谁想读?
(出示三句话)我们先来开火车读一读。评:句子很流利。评:把生字读得很准确。评: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都很充分,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师:看到大家读得流利又正确,老师奖励大家看幅图片出示图片(打开的贝壳),出示贝的甲骨文猜一猜这是哪个字?生:贝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这个字的样子很想张开的贝壳。
师:没错,古人就是照着贝张开两扇壳时的样子画出的贝字。真聪明,课文中也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文中称这类文字为甲骨文,(出示贝的甲骨文字体 配上甲骨文三字)
请同学们联系图片,说说甲是什么?骨又是什么?生:就是龟甲兽骨
师:对,古人最早就是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文字。(出示龟甲兽骨图片)我们后人就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出示甲骨文贝和楷书贝字)对比古今同一个字,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样子有了很大的不同。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因为时间过去很久,字体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师:你积累的知识可真丰富!甲骨文在四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次的演变,其中,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逐渐形成了现在规范的文字。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贝”字。指导书写,出示田字格中的贝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注意,横折的折断要和竖一样长,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长点。会了吗?请你把它写下来。 生写师巡视。
师: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字,猜猜它们是?(出示甲、天、鸟、骨的甲骨文)生:甲 天 鸟 骨
师:多有趣的文字,一幅图画就是一个汉字。
师:要想把汉字写好,还需要仔细的观察,请仔细看,写骨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出示田字格中的骨指导写骨字生:中间的横折的折部分是压线笔。还有哪也要注意压在竖中线上。月的横折部分。注意了压线笔我们能更好地确定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骨是上宽下窄,上半部分要宽一些。你注意了他的结构,对,上宽下窄要注意。生:月字底撇要变成竖。像这种有变化的关键笔画也要注意。
师:老师范写,请你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写的都不错,课下可以互相看一看,争取把字写的更好看。
4、细读课文,重点解析
师:我们通过“贝”字了解了很多有趣的汉字知识,其实,关于贝还有有趣的故事呢,(出示第二段)请大家大声读一读。
师:文中这些红色的词语谁能来读一读。生: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不易损坏变红师:你的声音真洪亮,读音也正确。大家看,珍贵这个词,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珍贵的?我们可以说——珍贵的( )(屏幕出示填空)生:珍贵的宝石、珍贵的首饰、时间、生命师:让我们送进句子中再来齐读一遍。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贝壳很漂亮也很珍贵,人们喜欢把他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师:漂亮的贝壳,如果让你选,你会选什么样的戴在身上?生:我会选色彩多的带在身上......我会选有花纹的......我会选黑色的......
师:奥,你喜欢颜色漂亮的你喜欢花纹好看的你选的与众不同这些贝壳,一定特别珍贵。可,这么漂亮的贝壳在古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一定要好好保管。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师: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贝壳很漂亮,也很珍贵(板书:漂亮、珍贵)
师:通过读,你还知道了什么?生: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师:这是你的收获,那你知道“随身携带”是什么意思?生:随身带着
师:随身就能带着,说明贝壳很——小(生回答)是啊,多方便啊!(板书:方便)板书 方便师:(出示第二句话)通过这一句话你还知道了贝壳有什么优点?生:不易损坏
师:对,贝壳很结实,在携带的过程中不容易坏掉。(板书“结实”)瞧,大家说了从这两句话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谁能连起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知道了贝壳可以随身携带,还不易损坏。
师:其实大家说的就是贝壳的特点,而正是因为它有了这些特点,才被古人当作钱币使用。现在,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贝壳,我发现这位同学的发卡特别好看,我想用这枚贝壳和你交换一下,怎么样?(设置场景)学生:我看你这个贝壳也挺好看的,那我们就交换一下吧。师:那,太好了。我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发卡。同学们,老师这还有一枚贝壳,有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易生1:你好,我想用这枚贝壳买你的文具盒怎样?生2:我的这个文具盒不仅好看,使用的时候还很方便呢,一个不换,两个还差不多。生1:你的文具盒是很好,不过,我只有一枚贝壳,你不换就算了。生2:我看你这个贝壳确实也挺好的,就换一换吧。
师评:在讨价还价中,完成了交易,都得到了自己所需的物品。其实,就像这样,古人在平时的生活、生成中,就用贝壳来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贝壳就成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钱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交换逐渐增多,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贝壳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后来,又有了很多不同的钱币,直至后来有了纸币。
5、总结知识 拓展运用
师:学到这,我们知道了贝壳在古代发挥着钱币的作用,古人做出了很多与“贝”有关的汉字,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甲骨文:贫和货出示生字“赚、赔、购、贫、货” 谁来读一读?谁能用“购”字组词 生:购买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一个贝壳买了他的文具盒,他感到赚了,他感到赔了。你发现了吗?看来,确实这些含有贝字旁的字大多都和钱财有关。看来,偏旁在汉字中能够表示出汉字的意思。(板书 形旁表义)
师:猜猜看,这些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出示铜镜及图片 生:和金属有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偏旁就是金字旁
师:金是一种金属对吗?那你能说几个带有金字旁的字吗?生:铁、铜、银
师:他们都是金属。想古代的镜子、铜钱都是铜制作的。像这样的有趣的形声字还很多,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多发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贝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故事?学生展示师:说的真棒,我从你的交流中知道了逆的来历。
6、作业布置拓展阅读 课下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有故事的汉字》,相信从这本书里,你能更
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