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感悟文中的重点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雷锋助人为乐的情景。2、能够运用诗歌的句式,续编这首诗。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2、感悟语言描写的重要,积累语言、运用语言。3、学习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重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播放课件出示有关雷锋的小资料,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资料介绍的是谁?他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2、播放雷锋叔叔帮助别人的照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出示雷锋照片让学生猜猜是谁,(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让学生伸出手指跟随老师播放的课件,把题目中要求会写的用手指字写一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产生了解、学习雷锋叔叔的愿望,把会写的字笔顺写一写,随文识字。]
二、学习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我会认生字,找一位学生领读,先读拼音再读字。
2、分男生组、女生组,去拼音认读生字看哪组读的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巧记生字方法。(熟字加偏旁变新字)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听范读录音模仿语气,学会有感情朗读诗歌。
(二)引导想像,交流体会
1、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句想像当时的情景:(1)从“蒙蒙的细雨”和“路上的荆棘”,可以看出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遇到的困难,而雷锋却不怕这些困难。(2) “抱”“冒”“背”“踏”“泥泞路上的脚窝”,一路“洒下的汗滴”向我们描绘了雷锋全心全意帮助别人,十分辛苦的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想象:A、你们谁冒着蒙蒙的细雨在泥泞的路上过?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 B、荆棘是什么?(出示图片)走在铺满荆棘的路上会怎样?小结:更何况还要抱着一个孩子呢!还有背着一个年迈的大娘1多么艰难!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3)体会“足迹”和“露珠”的深刻含义: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高尚的,大家牢记在心。[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对雷锋叔叔的无限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设计意图: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4、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预设: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是诗的最后却说“终于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2)说说最后一句话: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理解。(播放课件图片)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我们也许还能领悟到诗人在这句话里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设计意图:这句话是全诗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会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完成课后练习,默读“我知道”
2、读记课后练习中的短语,倡导学生积累词语。
3、默读“我知道”中的资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进一步感悟语言,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反复朗读,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2、背诵课文。
(五)课外拓展寻找身边的雷锋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用这样的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______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身边的雷锋精神,用所给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