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2 21: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选择题
1.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
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B.划定边界
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2.贺兰山下有一处被称为“神秘的奇迹”和“东方金字塔”的美丽圣地。11 世纪时,这里建立了一个神秘的王朝叫什么?建立这个政权的首领是谁
A.北宋——赵匡胤 B.辽——阿保机 C.西夏——元昊 D.金——阿骨打
3.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这位“首领”是(  )
A.完颜阿骨打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4.下表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时间 民族 领导人 国号
10世纪初 契丹 耶律阿保机 辽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宋
11世纪前期 党项 元昊 西夏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5.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此剧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剧中主要人物萧峰是契丹人。那么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的是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6.汉族文化对西夏的影响很大,以下措施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仿照开封建造兴庆都城
②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③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
④用汉文铸造钱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8.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高大勇武,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的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颉利可汗 B.皮罗阁 C.耶律阿保机 D.铁木真
9.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图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0.下面表格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 民族 领导人 国号
10世纪初 契丹 耶律阿保机 辽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宋
11世纪前期 党项 元昊 西夏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如下图是依照辽、宋、西夏时期的史实绘制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封建王朝的衰亡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2.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13.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借指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1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秦桧 B.寇准 C.阿保机 D.岳飞
15.宋辽“澶渊之盟”和约签订,设榷场,宋辽边境贸易才得以正常进行。宋朝商人输出的货物,辽朝商人以银、钱购买或出口,宋朝每“岁获(利)四十余万”。由上述材料可知( )
A.和议签订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辽朝通过边境贸易获利最多
C.宋辽和议使宋朝赔款巨大 D.榷场收入成为了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简答题
16.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少数民族政权名称
(1)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2)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17.北宋定都于何处?北宋建立之初在民族关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18.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综合题
19.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A和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2)请简述此图反映的时代特征。
20.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列是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究,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一摘自七下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动乱”指什么?生活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的是谁?
材料三阅读下列四个人物图片:
人物画像 A.松赞干布 B C.元昊 D
他们有哪些活动? 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民族的首领,他做赞普时基本上统一的各个部落,迁都逻些,建筑布达拉宫,创制藏文,迎娶唐朝文成公主。 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 他是西北党项族首领,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懂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还仿汉文创制女真文字。
(3)根据材料三写出B、D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
(1)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2)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以下几种方式,请你各举一例说明。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_________﹔
②与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这个盟约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代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与辽战后和议、宋与西夏战后和议,宋都送辽及西夏“岁币;另外宋向金称臣,西夏向宋称臣;因此分析选项 A是宋辽议和的内容,选项B、C都是宋金议和的内容。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C
【详解】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地区,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C正确;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A排除;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定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郊),B排除;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D排除。故选C。
3.D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契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故D符合题意;A项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建立金;B项赵匡胤是汉族,建立北宋;C项元昊是党项族的杰出首领,建立西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C
【详解】
依据题干中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的并立时期。民族政权之间并立与对峙、战争与议和;同时,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早期国家的产生在夏商周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B选项不符合题意;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松赞干布是藏族首领,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政权;元昊是党项族,建立了西夏;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建立了金国。故选C。
6.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党项建立西夏后,仿照开封建造兴庆都城,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故A符合题意。西夏用西夏文字铸造钱币,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中军权。一方面,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的没有统兵权,统兵的没有调兵权,使之相互牵制;另一方面,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C正确;颉利可汗为东突厥可汗,排除A;皮罗阁是云南地区南诏国第一代国王,南诏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排除B;铁木真统一蒙古族各部,排除D。故选C。
9.B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西夏、辽和北宋政权是同时存在的并立政权,由此可知,此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B项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南宋时期,C项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辽、西夏、北宋是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从时间上看,辽、宋、西夏曾经并立存在,题干此表反映的是民族政权并立,C符合题意;表格反映的是民族政权并立,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A不符合题意;表格反映的信息是民族政权并立,不是统一国家建立,B不符合题意;表格反映的是民族政权并立,不是繁荣与开放,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详解】
根据图片人物:李元昊、耶律阿保机、宋太祖。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宋太祖建立北宋,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李元昊建立西夏,图片反映了辽、宋、西夏三个民族政权形成并立局面,A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B排除;封建王朝的衰亡是清朝的特征,C排除;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D排除;故选A。
12.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在我国北方。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分裂局面的汉族政权。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此判断我国古代辽、宋、夏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就是民族政权并立;出现辽、北宋、西夏三个主要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北宋西北,今甘肃宁夏一带,都城在银川。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西夏王国,故B项符合题意;辽是与北宋并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城上京;金、蒙古政权是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与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金、西夏、蒙古。其中被大文豪苏轼称为“天狼”的是西夏。
1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史称“澶渊之盟”,由此可见,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寇准,所以答案选B。
15.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和约签订,设榷场,宋辽边境贸易才得以正常进行。宋朝商人输出的货物,辽朝商人以银、钱购买或出口”“宋朝每岁获(利)四十余万”可知,宋辽“澶渊之盟”和约签订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发展,故A正确;依据“辽朝商人以银、钱购买或出口,宋朝每‘岁获(利)四十余万’”的信息可知,双方互市是共赢,不存在谁获利最多,故B错误;题干未体现宋朝赔款巨大、榷场收入成为了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信息,故C、D错误。综上故选A。
16.(1)辽(2)西夏
【详解】
(1)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羌族的一支,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17.东京 辽占据幽云十六州(辽建立后,不断向南扩张)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北宋建立之初,辽占据了幽云十六州,不断向南扩张。宋真宗在位时,辽军进攻北宋,宋真宗亲征,取得了胜利。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18.(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9.(1)A是北宋或宋,C是西夏。(2)政权并立。
【详解】
(1)根据地图“辽、兴庆、东京(开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地图体现的是辽、宋和西夏之间关系;其中“兴庆是西夏都城”,“东京(开封)是北宋的首都;”因此A和C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是北宋,C是西夏。
(2)根据图示,由此判断是北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形势图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辽、北宋和西夏政权并立的时代。因为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点睛:抓住题眼“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因为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因此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民族矛盾尖锐,但民族融合是主流等。
20.(1)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影响: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
(2)安史之乱杜甫
(3)B:耶律阿保机
D:阿骨打
(4)澶渊之盟
(5)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意思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其影响是: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后期,年号天宝。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导致了天宝危机。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趁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由盛转衰。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它为“诗圣”。
(3)根据材料二“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因此图片B人物是耶律阿保机;根据材料二“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还仿汉文创制女真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因此图片D人物是阿骨打。
(4)根据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要重视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意思相近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唐、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交往的史实。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以和平友好为主;宋朝时期,中原政权积弱积贫,民族关系时战时和、和战并存。这为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处理民族关系要重视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1.(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①设北庭都护府或安西都护府(任选一个即可);
②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任选一个即可);
③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或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或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任选一个即可)。
(3)“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往(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些内容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
(2)①唐朝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有效管理机构有:管理新疆地区的北庭都护府或安西都护府;②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的有: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③唐朝时期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有: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或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
(3)依据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和辽之间签订的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可知,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是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