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训练题2
一、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有:( )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及外交部长⑤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949年,毛泽东和周恩来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在信中所说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并成为政府的施政方针的重要文献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 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不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 检阅解放军部队 D.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A.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 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A.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下列两幅图片内容的内在联系论述最准确的是( )
开国大典 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字仪式
A.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实现了统一
B. 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C.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C. 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把新中国的名称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标志是( )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不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 宣布西藏和平解放
D.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甚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施行不久,发生了政变。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 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
材料三 1949年前后,西藏地方的分裂势力在英、美、印等国的支持下,积极策划“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在中央和平解放政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藏族僧侣支持和平解放,他们不希望久经帝国主义蹂躏的家乡再次经历战火。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在北京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解放。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元济参加的“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2) 材料二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场景?指出“28响”所涉及的起止时间及代表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材料三表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会议上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材料二:建国伊始,我党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努力,勤俭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巩国了新政权。
(4)依据材料回答1949—1952年,中共在巩固新政权方面进行了哪些努力?
为了能全面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史实,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吧!
环节一:疑问解答
环节二:历史回顾
小明同学展示了他搜集到的两枚邮票。
环节三:感悟启示
著名作家、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参加开国大典后,这样写道:“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古老中国的重生。等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在场!”
(1) 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2) 两枚邮票中的事件都发生在1949年,你知道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萧乾这样写的缘由。
(4) 当你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庄严时刻时,你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生》是指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当家作主;西藏和平解放从政治上,抗美援朝从军事上,土地改革从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应集中在《中国新生》,故C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B项是中共民主革命历程,D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均与题干“前四集”不符,排除ABD项。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①②③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故①②③⑤正确。
④.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内容,故④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共同纲领》,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故B正确。
AC.分别颁布于1912年、1954年(第一版),均与本题无关。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的开国大典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宣读的文件。它不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故选B。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检阅解放军部队是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检阅的,故C不包括。
AB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必要的准备,ABD是这里的“工作”,故ABD均包括。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
A.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故A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BCD.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故BCD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要求解读图文信息。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 ,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故C正确。
A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故AD错误。
B.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B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故D正确。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故A错误。
BC.与题干无关,故排除BC。
故选D。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与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在联系,要求掌握基础史实。
【解答】
B.图片“开国大典”体现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是西藏能够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故B正确。
A.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故A错误。
C.西藏通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C错误。
D.西藏通过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史实与史论,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依据所学可知,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故C表述正确。
A.三大改造完成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故A表述错误。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B表述错误。
D.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表述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C符合题意。
AB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据题干“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工作”是指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知道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踏上民族复兴的征程,故B符合题意;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重点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内容、意义等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必要的准备,ABD是这里的“工作”;这里的“工作”不包括宣布西藏和平解放,C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新中国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6.【答案】【小题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小题2】开国大典;1921年到1949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共经过28年。
【小题3】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国大典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
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1)文件:《共同纲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标志: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3)含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本题考查开国大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因此标志性的事件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3)本题考查“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含义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本题考查1949—1952年,中共在巩固新政权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建国伊始,我党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努力,勤俭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巩国了新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巩固新政权方面的措施是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取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18.【答案】【小题1】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小题2】图1的事件为图2中事件作了充分的准备。
【小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奴役的历史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小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救中国。屈辱的历史虽已结束,但我们要铭刻在心,警钟长鸣,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
2.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3.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4.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第42页,共2页
第5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