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传统节日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2 22: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传统节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敬、舟、团”三个字,写好不同字里的横折,记住“舟”的笔顺。
2.通过探究字源,认识“示”字家族的意思,初步感受到字形与字意的关系。激发识字兴趣。3.熟读课文,记住七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字生字,认识“示”字家族的意思,初步感受到字形与字意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写生字,写好不同字里的横折。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一年中,你都过了哪些节日?
师:说起过节,大家都眉飞色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重要的节日。齐读课题——《中华传统节日》什么是传统?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风俗等。哪些节日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的生活谈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步了解“传统”的意思,为本节课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二)读文识字
自主读书出示要求:先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再读给同桌听,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评读正音,学习新字。
1.指名读句子。学生读后,师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声音、咬字、停顿等方面。
2. 学习“祭”字读到“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来祭扫”,指导学“祭”字。
(1)出示“祭”:你知道它的偏旁是什么吗?板书:示字旁我们学过的字里,还有哪些是示字旁的?神、祖、礼、社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被”字。此时,教师可以书写“衣”字,让学生明白“衣”字因为有撇有捺,变形后会比示字旁多一撇。另外,点拨:衣字旁的字大多与布料有关。(2)示字旁表示什么意思呢?请看“示”字的演变视频。看片后交流示字旁的字跟什么有关?(跟神有关)所以“祭”还可以组“祭天、祭祖”等词(3)小结:探究字的起源,能帮我们认识并了解一个字族。今天我们学到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找字源(4)清明节,正是人们祭祀去世的亲人的了日。再读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先人墓前来祭扫”。
【设计意图】“祭”字是本课生字学习中的难点。因为“示字旁”是个新偏旁,容易与“衣字旁”混淆,同时,学生难以理解其字意思。所以,教师以寻找字源的方式,引着学生看小视频,让学生记住“祭”字,了解示字家族,触摸到中华丰厚的传统文化。
3.学习“乞”字。读到“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渡河桥”,指导学“乞”字。(1)怎么才能记住乞字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2)出示象形字典网站中“气”和“乞”字的演变过程。比较乞和气的变化,说说发现:乞少了一横。造字的人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乞,代表乞求,恳求别人的帮助。求人帮忙,气不能太足,声调得低一些,语气要和气一些,诚恳一些,所以乞就比气少一横啦!板书:乞求。生读。(3)认识乞巧。课文中把七月七日称为乞巧节。乞我们知道意思是“乞”是乞求的意思,那“巧”呢?板书:灵巧、巧手、能工巧匠。再猜一猜乞巧的意思。因为传说织女手很巧,所以人们乞求织女教教自己。这就是乞巧。所以,七月七日又称为乞巧节。读乞巧 (4)拓展古诗。历史上有很多古诗都描写了七月初七的情景,让我们来读读这一首《乞巧》引导了解诗意:你知道人们怎么向织女乞巧吗?对着月亮,往针眼里穿红线,穿上了,就是乞到巧了。再读全诗。(5)读课文:“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渡河桥。”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字源,认识“乞”字;通过拓展,了解七巧节的习俗,为下节课记住每个节日的习俗做了铺垫。同时,适当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使一堂识字课变得丰厚起来。
5.读到中秋节,学饼字。饼的偏旁是什么?你对这个偏旁了解多少?与食物有关:(板中板)饭 饥饿 饱 饮你看,与神仙、祭祀有关的字都带示字旁,与食物有关的字都带食字旁。古人造字多么有智慧啊!【设计意图】再次通过一个字引出一个字族,不断训练学生认其字形,解其字意。
6.总结:我们用找字源的方法,认识了好几组字。现在,再来读课文,相信你会读得正确、流利。来,我们一齐把整首儿歌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任务繁重,既领学生通读课文,又带学生抓住三个字,认识四个字族。反复通读后,有一半的学生基本能背诵,为下节课深入了解节日排序、记住节日习俗打好了基础。强调寻找字源来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汉字不是孤立存在的,把有关联的字串起来识记,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巩固读词
1.出示本课新词,学生练读后,开火车读。出示: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祭扫  龙舟  艾草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敬老  团圆热闹  转眼
2.换个语境再读。
出示:体贴 粘贴 今宵 街头巷尾 祭祖课堂 乞求新郎 饼干 欣赏 秋菊 转身 敬爱 
3.让我们把词语送回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巩固生字,当学生有读错的时候,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扩词来识记,既强化了记忆,又让学生了解了字的意思。
(四)识记节日
1.儿歌里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节日的名称和习俗。教师巡视。2.教师用投影演示正确答案。学生可能会多划,如:“端午”圈画成了“过端午”。指导学生改好后,读一读,想一想,这个节日都是在什么季节里过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节日名称单独圈画,是为了加强记忆,为下节课能按顺序排列节日名称这一教学目标做准备。
3.创作片段。春节里,除了贴窗花,还贴——贴春联、贴福字、贴财神。多么喜庆开心的节日啊,你来读,我看到了,你是带着笑容来读的。大家一起来。想想春节还有什么开心事?。春节到,人欢笑,吃饺子,收红包。春节到,人欢笑,穿新衣,戴新帽。春节是在正月初一,一年里的第一天。象征着美好的开始。所以,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再读这一句。能背的同学可以不用看书。
(五)练写生字
1.出示“舟、敬、闹”三个字,将横折钩描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法。你想提醒同学们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舟的折要写得瘦长。敬的横折钩稍微往里弯,要饱满。闹的门子框要方正端庄。
2.学写“舟”的笔顺。伸出手指书空。
3.生练写这三个字。投影展示评价。学生修改。
【设计意图】抓重点字重点笔划,让学生在对比中观察、练写,使学生掌握书写规律。
(六)小结,鼓励拓展阅读
师: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六个中华传统节日的名称,这些节日里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另外,关于这些节日,还有许多民间故事。如春节里年的故事,中秋节关于嫦娥的故事,端午节关于屈原的故事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