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燕子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俊俏掠过吹拂”等词语,辨析多音字“杆”并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组。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能力。
3、抓住描写春天和燕子有关特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5、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描写春天和燕子有关特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认不认得这是一个什么字?(板书:燕的象形字)
2、古人写汉字时,有头有嘴,有翅有尾,很俱全!很像鸟的样子,没错,是“燕”子的燕字,上面是头,口是身体,北是翅膀,四点底是尾巴,你看,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神奇呀!有这个字我们很直接就会想到一种鸟的名字就是----燕子。
3、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燕子,你都知道哪些呢?(诗、歌、画、名字等)
4、你来说说对小燕子的感觉?
5、作家郑振铎先生也非常喜欢燕子,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齐读课题。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1、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或者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相信大家都能正确的认读词语本课的字词了,有这么几个字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出示:增添沾了一圈(如果我们在读到的课文中遇到一些多音字的时候,你拿不准念什么音,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吗?)
3、文中最长的一句话(出示句子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出示句子2:)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呢?读一读。读了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咱们中国的语言很奇妙,读着读着,我们脑海里就出来一幅画,我们带着感受再来读那画面就在脑海里活起来啦。我们把课文中描写春天的几句话,一起美美地读一遍。大家读得可真美啊,我禁不住想再给大家读一读朱自清先生写的《春》了,你们能不能想到画面呢?哦,春天来了!你看,多有意思的画面呀!老师读了这段文字,就好象真的看到了这幅画面。柳枝摇曳,鲜花盛开,细雨洒落,一派美好的景象!小朋友,你在脑海中是不是也浮现出美妙的画面?(三)理解课文内容:
1、在这光彩夺目的春天里,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1.3.4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呢?
2、全班交流:(随机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3、学习外形部分:
(1)、(出示燕子图片)你看到的燕子长什么样呢?
(2)、文章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一读吧。
(3)、你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乌黑光亮----漂亮俊俏轻快---俊俏多是来形容小姑娘、小伙子很漂亮,很秀气,这是说小燕子长得很漂亮剪刀似的---什么样的是剪刀似的啊?用手比划一下,见没见过有些绅士在隆重的场合会穿燕尾服,你看,燕子帅不帅?如此漂亮帅气的小燕子形象,在你脑海里浮现了吗?谁来读一读?如果把这些红色的词语去掉,我们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呢?是啊,写景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来写啊。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第一自然段
(4)听了小朋友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浑然天成的中国画!请小朋友闭上自己的眼睛!让这小燕子的形象飞进我们的脑海!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你们瞧它有一身()的羽毛,有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这就是()。睁开眼睛,小朋友的脑海里有没有小燕子?
师:充满生气,充满趣味!那么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
精心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当时的情景?读完之后,你还可以说说当时的情形,还可以做做动作!边读还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把你的感想写来来就更好了!生边默读边思考。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认真!“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想想当时的情形,再读读课文,把你认为小燕子给春光带来生趣的句子划出来了。有些小朋友在旁边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呢,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种学习的方法很好!咱们来看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来看第三小节,谁来说?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荡漾开去。
师:你是想告诉大家?生:燕子很活泼。师:它什么时候和活泼?生:它在飞行的时候很活泼!师:小燕子的飞不叫飞,那叫“掠”,怎样的飞叫“掠”,用手势做做看。生演示。师:飞和掠有什么不同?生:姿态不一样,斜着飞叫“斜掠”,横着飞叫“横掠”。
师:“掠”和“飞”从速度来说,哪个比较快?生:“掠”的速度快,而且姿态动人!眨眼间,就掠过去了师:从哪里看出“掠”不仅指飞得快,而且飞得美?生:唧——
师:我来读文章,你们来演小燕子!(师读)不觉得小燕子飞得怎么样?生:飞得轻快!
师:你看到过谁有这样的本领?生:孙悟空。生:老鹰。
师:老鹰可没有这样飞,不够轻,不够快,不够美。生:喜鹊。
师:再读第三自然段,把燕子独特的飞行读出来,它是飞得既轻又快,美极了!生读。
师:读是读得很好,老师觉得趣味不够!要有生气、要有趣!你的眼睛在读,你的眉毛在读,让我感受到你的表情也在读,那就能读得更好了!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