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荷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读中体会到荷花的美丽和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认真。
3、培养孩子的阅读的语感让孩子在读中理解“冒”字用法的别具匠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读中体会到荷花的美丽和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认真。
【教学过程】
设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来猜一猜,教师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答案:(荷花)。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一起来看荷花、赏荷花、读荷花。
检查预习情况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看你们都会读会认了吗?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
教师:“同学们见过荷花吗?教师引入:“同学们现在想不想看?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揣摩思路。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还想看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到树上去看一看又会看到怎样的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多样的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
多元解读,积淀语感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白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 练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