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燕子》
一、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 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词,初步感受课文
1.齐读课题。
2.抽读第一组生词:沾 吹拂 增添 掠过 偶尔 荡漾 电杆 五线谱 几痕细线
3 . 出示词组: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词组。下面我们打开课文,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燕子》这篇清新优美的文章。
(二) 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写在这个自然段后面。引导学生概括出:外形、习性、飞行、歇息。
(三)逐段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1.外形:
A.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外形的?读第一段,想一想:燕子的外形可以用文中的哪一个词来概括 (活泼机灵)
B.再看课文,作者把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抓住能体现燕子外形特点的部位来写,每个部位都写就显得啰嗦,不美了。写一种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最能体现他特点的部位来写。比如写某某同学,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C.光抓住特点写还不行。假如作者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燕子。行吗?加上文中那些形容的词语后再读,美吗 当然,这些形容的词语还要用得准确生动,比如:写燕子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来形容,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所以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写。(板书:用词准确生动)同样写老师,怎样写才生动?
D.你还要注意这些词语的结构,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数都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琅琅上口,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自己练习背背看。
2 .习性:
A.这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哪里来?抓住赶字引导教学——赶本来是写人的词,如:晚上,爸爸妈妈要为你开生日烛光晚会,放学后,你忙着赶回家。六一儿童节有你表演节目,早上,你忙着赶到学校。课文把小燕子当成人来写,具有了人的感情。想一想,小燕子为什么急着从南方赶来?
B.读读课文第二段,一路上,小燕子都看到了什么?抓住赶集,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赶集是说人们为了买卖东西,或是看电影看戏等活动,赶着上街。在课文中是说草啊,叶啊,花啊的,他们像人们赶集似的赶着干什么?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C.小燕子在这光彩夺目的春天里快活地飞翔。作者在第三段生动地写出了它飞行的优美姿态,谁来读读?
3 .飞行:
A.你觉得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从哪句话,哪个字感觉到的?抓住掠和沾体会轻快灵巧的特点。
B.在你眼中,这是怎样的小燕子,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4 .歇息:
A.小燕子飞行的身姿美,歇息时的姿态也美。读读课文,感受一下。
B.借助课件,领悟作者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喜爱。(四)根据板书,了解作者从远到近观察,按外形——习性——飞行——歇息的顺序,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提示学生可以学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写一种事物。※下一课时指导学生模仿本课的表达方法,写一种事物。进行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