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 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 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3 11:11:55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其中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从《孙权劝学》中了解。
《资治通鉴》
学习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内容解读。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收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辞学---就学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论议”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面谈后有何反应?
大惊---结友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5.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
(开头---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
合作探究
1.孙权是怎样一步步地劝说吕蒙读书的?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方法、目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2.结合孙权的身份地位,说说这样的劝导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他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赫然可见。
劝导他人要讲究策略。
(2)蒙乃始就学
(开导见效,行动)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正面写学有所成,语言)
(1)蒙辞以军中多务(借口,不想学)
3.劝学的结果怎样?课文是如何表现的?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趣相投。这最后一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孙权劝学
5.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对话
主题思想
本文叙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1.言简意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看似简略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从事实来写,不造作。
2.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而后通过鲁肃的叹学来揭示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写法借鉴
言为心声--点击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孙权
吕蒙
鲁肃




非吴下阿蒙
军中多务
不可不学
当刮目相待
启示?
(现身说法)
(侧面描写)
孙权:劝人要讲究策略。运用好方法,才有好收获。
多角度谈启示
鲁肃:1、不要用老眼光看变化的人和事。
2、对别人的进步要及时赞美。
吕蒙:1、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3、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4、读书能提高人的知识才能。
拓展延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教师寄语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努力读书吧!
相信你会成功!
---冰心
随堂练习
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管理 B.见往事耳 见: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 待:看待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 乃悟前狼假寐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A
A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解析】B项,应该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B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某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但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请你联系《孙权劝学》中学到的技巧来规劝,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
劝学
不可不学
涉猎、见往事
常读书,大有所益
善劝
吕蒙:
辞学——就学——才略大有长进
鲁肃:
大惊——结友
侧面表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孙权劝学》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给下列的字注音。(3分)
卿( )  岂( )  邪( ) 涉( ) 孰( ) 遂( )
卿(qīng)  岂(qǐ)  邪(yé)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家。
(3)吕蒙(178-219),字子明,_________(朝代)孙权手下的将领。
(1)编年体 五代 (2)北宋 史学 (3)东汉末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
(3)孰若孤 孰若:____________________(4)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___
(5)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  (6)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____________(8)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
(1)谓:对……说,告诉 (2)辞:推托  (3)孰若:谁,哪一个比得上 (4)乃:于是,就
(5)及:到,等到  (6)更:重新 (7)见:知晓 (8)遂:于是,就
4.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1)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2)但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4分)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2分)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二、课内阅读(15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3分)
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9.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三日”是概数,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1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4分)
读书可以丰富学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等。(意思对即可)
11.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2.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3分)
①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③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
三、拓展阅读(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附【乙】文参考译文: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外出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如果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就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不务正业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及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早起晚睡,勤奋学习,不要辱没、愧对了你的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然今遣汝者( ) (4)力改故习( )
(1)用,拿 (2)经过 (3)派 (4)旧的,原来的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1)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2)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分)
【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吕蒙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责备;三是在家没有朋友一起探讨,不能增长见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3分)
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从写法看,【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四、综合性学习(10分)
17.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4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校长提建议:
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向同学提建议:
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3)学校将在4月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请你代他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4分)
请假条
陈老师:
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请批准。
请假人:张伟
2022年4月24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孙权劝学》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给下列的字注音。(3分)
卿( )  岂( )  邪( ) 涉( ) 孰( ) 遂( )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家。
(3)吕蒙(178-219),字子明,_________(朝代)孙权手下的将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
(3)孰若孤 孰若:____________________
(4)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___
(5)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 
(6)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____________
(8)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4分)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2分)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二、课内阅读(15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3分)
9.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2分)
1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4分)
11.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2.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3分)
三、拓展阅读(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然今遣汝者( )
(4)力改故习(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3分)
四、综合性学习(10分)
17.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4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校长提建议:
向同学提建议:
(3)学校将在4月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请你代他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用自己的话,同桌互说文意。
第二课时
一、内容解读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2.吕蒙接收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明确: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明确:
4.鲁肃与吕蒙面谈后有何反应?
明确:
5.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文中标记)
二、合作探究
1.孙权是怎样一步步地劝说吕蒙读书的?
2.结合孙权的身份地位,说说这样的劝导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劝学的结果怎样?课文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口,不想学)
(2)_________________(开导见效,行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写学有所成,语言)(反问句,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明确: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思想
本文叙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______________”,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法探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看似简略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从事实来写,不造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而后通过鲁肃的叹学来揭示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补充: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吕蒙“____________”,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六、随堂练习
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管理 B.见往事耳 见: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 待:看待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 乃悟前狼假寐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某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但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请你联系《孙权劝学》中学到的技巧来规劝,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课后导练】
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④蒙乃始就学。⑤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⑥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及鲁肃过寻阳(    )
(3)孰若孤  (    ) (4)肃遂拜蒙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显示了吕蒙怎样的神态?
6.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7.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用自己的话,同桌互说文意。
第二课时
一、内容解读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劝学
2.吕蒙接收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明确:辞学---就学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明确: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论议”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面谈后有何反应?
明确:大惊---结友
5.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学生文中标记)
明确:第一层:(开头---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第二层:(蒙乃始就学。) 吕蒙就学
第三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鲁肃赞学
二、合作探究
1.孙权是怎样一步步地劝说吕蒙读书的?
明确:(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反问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责备神情。)(要求不高,可行 ,强调学习的方法、目的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语气恳切 ,揭示学习的可能性。)
2.结合孙权的身份地位,说说这样的劝导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明确: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他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赫然可见。
劝导他人要讲究策略。
3.劝学的结果怎样?课文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1)蒙辞以军中多务(借口,不想学)
(2)蒙乃始就学(开导见效,行动)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正面写学有所成,语言)(反问句,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明确: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趣相投。这最后一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明确: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三、主题思想
本文叙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四、写法探究
1.言简意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看似简略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从事实来写,不造作。
2.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而后通过鲁肃的叹学来揭示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补充: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六、随堂练习
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管理 B.见往事耳 见: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 待:看待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 乃悟前狼假寐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解析】B项,应该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某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但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请你联系《孙权劝学》中学到的技巧来规劝,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课后导练】
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④蒙乃始就学。⑤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⑥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及鲁肃过寻阳(    )
(3)孰若孤  (    ) (4)肃遂拜蒙母 (    )
(1)对……说(2)经过(3)谁(4)拜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有才德的人相别几天后,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3.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就学 议论 结友
4.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不过,吕蒙也有答话,“蒙辞以军中多务”,可见吕蒙开始时是拒绝的。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显示了吕蒙怎样的神态?
颇为自得的神态,巧妙接应鲁肃的赞叹,表现当之无愧的坦然之态。
6.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7.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D )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体会 ( http: / / www. / fanwenwang / xdth / )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法学法:朗读法、揣摩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内容解读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劝学
2.吕蒙接收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明确:辞学---就学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明确: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论议”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面谈后有何反应?
明确:大惊---结友
5.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
明确:第一层:(开头---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第二层:(蒙乃始就学。) 吕蒙就学
第三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鲁肃赞学
二、合作探究
1.孙权是怎样一步步地劝说吕蒙读书的?
明确:(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反问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责备神情。)(要求不高,可行 ,强调学习的方法、目的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语气恳切 ,揭示学习的可能性。)
2.结合孙权的身份地位,说说这样的劝导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明确: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他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赫然可见。
劝导他人要讲究策略。
3.劝学的结果怎样?课文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1)蒙辞以军中多务(借口,不想学)
(2)蒙乃始就学(开导见效,行动)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正面写学有所成,语言)(反问句,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明确: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趣相投。这最后一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明确: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三、主题思想
本文叙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四、写法探究
1.言简意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看似简略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从事实来写,不造作。
2.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而后通过鲁肃的叹学来揭示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补充:言为心声---点击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要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学有所得
请同学们以“我从《孙权劝学》中学习到了……”句式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1)孙权劝学的角度
明确:从孙权劝学成功,我感到一个人要善于向别人提出恰当的意见,并且提建议时语气要委婉,使对方容易接受。
(2)吕蒙变化的角度
明确:读了吕蒙的变化,我知道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3)鲁肃赞学的角度
明确: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
(4)联系自己实际
明确: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学习不只是读书人的事,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有好处。……
(5)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七、本课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八、教师寄语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
随堂练习
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管理 B.见往事耳 见: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 待:看待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 乃悟前狼假寐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解析】B项,应该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十、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某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但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请你联系《孙权劝学》中学到的技巧来规劝,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学必有得 秉烛未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