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3 21: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近代资产阶级宪政实践表明,民族统一国家出现后,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已经无法实现。因此,英国资产阶级在封建议会基础上首创代议制,并认为“议会主权”就是“人民主权”,从而代议民主制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也成为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
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通过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有一定的任期和明确的法律规范。这就是代议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历史背景
1.英国的议会传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通过
→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工业革命)
→强化:19世纪末“内阁专横”格局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特点:4点,P118课前提示
四、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积极作用:
⑴对本国: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民主化、科学性决策;
③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国家管理,这种协商和妥协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⑵对世界:为各国提供了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生,1952年继承王位)英国议会大厦 ??????????????????????????????????????????????????????????????????? Downing No. 10 1215年,英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立法权征税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选自英国《权利法案》
问:《权利法案》对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分别是怎样规定的?它的目的是什么?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17世纪后半叶以前的英国: 认为“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17世纪末以后的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两原则”,P119第二段) 内阁(Cabinet):原是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内阁制(Cabinet System):
是内阁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又称责任制内阁。
☆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P119倒数第10行起)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Prime Minister,政府首脑),再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1)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具体怎样表现的?
19世纪末以后,内阁权力膨胀,逐渐取得了一部分立法权和比较完全的行政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⑴虚君——君主“统而不治” (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⑵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⑶选举权扩大——议席分配方式和财产资格门槛
⑷内阁权力膨胀——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拥有行政权、财政权、部分立法权君主首相
责任内阁 英国政治体制示意图制衡关系任命选民选举形式任命多数组阁集体负责司法独立首相议会
下院内阁
(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18C中叶到19C70’S) 195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经说过:“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我可以把全部身心和热诚奉献给这个古老的岛国,奉献给这个国家的所有民众。”
  在过去54年,英女王信守着自己的诺言。她同自己的孩子及孙辈保持着距离,不辞辛劳地扮演着英国的仆人。
  英国人也许会质疑君主立宪制,但他们从未质疑过自己的君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观察家报》的评论员马里·莱德尔就承认,“女王就像一面镜子,她折射出的是顺从、节俭、忠诚、勤勉和仁慈,以及一切英国人的优点。英国人对君主的服从就像一个现代童话,这是伊丽莎白二世的成功,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耻辱。”
君主立宪制发展至今,英国人对君主制的存废问题仍然有着的不同的认识。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