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2.3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2.3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2-04 21: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学习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也就越发显现出了它的价值。大多数人能够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和怎样去运动,但却不知道我们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去运动。新《课程标准》对水平五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具体目标,要求学生认清恶劣的环境对于身体的伤害,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质量 。
学情分析:本次我所教授的是高二(2)班的学生,本班学生整体上文化课比较薄弱,但是本班学生比较活跃,上课积极配合教师,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且对于体育课也很热衷,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也比较新颖,善于思考。鉴于这些因素,我相信本班学生对于此次课题会更加感兴趣,也坚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本班学生会有较大的突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的注意事项
3、让学生懂得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和掌握体育锻炼对于环境的要求
2、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教具:白班教室 PPT
教学内容:
一、环境的构成
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环境的分类有哪些?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板书)
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可分为两类,一类指天然形成的原生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另一类是由于工农业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称为次生环境。它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与社会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其主要包括个人和群体。社会环境是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人口状况、人的行为方式等要素构成的,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环境与健康
目前地球上存在哪些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举例:看图片2015年8月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1)大气污染(板书)
(2)水体污染(板书)
(3)土壤污染(板书)
(4)噪声(板书)
(5)社会环境(板书)
2、这些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危害?
(1)、大气污染给对健康的危害
A、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
产生的原因: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发生了变化,大量污物积聚在低空,扩散不开;事故排放使大量有害物质短时间内进入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B、慢性危害
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为人们所共知。
C、致癌作用
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证明,有30余种空气污染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比如在煤烟、汽车尾气、柏油路灰尘中都能分离出3,4—苯并芘。
(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体污染: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体是以陆地为相对稳定边界的天然水域。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通过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方法,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化合、分解等化学方法,以及水生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过程,是杂质下降,这就是水体的自净能力。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当土壤被有机性废弃物或毒物所污染,其含量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土壤污染。土壤被污染后,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这两个基本环节对人体的影响。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的方面:
A、引起中毒(板书)
工业“三废”中排出的废水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物,灌田后可以通过稻米造成慢性镉中毒和铅中毒;含砷、汞农药污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三废”和农药污染土壤后,再经雨水冲刷
而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们通过饮水、食物以及家畜通过饲料都引起中毒。
B、诱发癌症(板书)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镉、苯氧除草剂和氯酚农药等对人有致癌作用。土壤受到放射性污染,通过对人体的外照射和内照射操作,诱发癌症。
C、传播疾病(板书)
被含有病原体的粪便、垃圾和污水污染的土壤,可成为有关疾病的传播媒介,如伤寒、痢疾、结核病等。
(4)、噪音对健康的影响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睡眠和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思考和谈话等不协调的声音,均属噪声。
生活生产中主要噪声源有:
A、工业噪声(板书):来自工厂各种机械设备的撞击声和轰鸣声,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等产生的噪声。
B、交通噪声(板书):主要来自各种车辆、火车、飞机、轮船等在发动和运行中的产生噪声。
C、生活噪声(板书):主要来源于集贸市场的嘈杂声,娱乐、体育场所和宣传工具的高音噪声。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
(5)、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约作用是巨大的,作为社会人口中正经历着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的高中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也毫不例外地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现有80多万所中小学校和10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亿多人,约占我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三、环境的保护
(1)、环境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A、控制污染源
工厂企业应建在城镇下风地区,以免造成城市空气污染。
做好“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两管、五改。
采取防止噪声的综合措施。
在学校注意校内生活、生产过程的排污,学校锅炉房排烟、排尘的净化。
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小区空气,注意居室通风。
B、注意自身保护
在生活中经常开启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洁净。
禁止在室内吸烟。
湿法扫地。
不要燃烧落叶,以防燃烧时有害物质随烟尘吸入。
不要在有害的烟雾中跑步锻炼身体。
不随地吐痰、对人打喷嚏,发现呼吸道传染病及时隔离。
在接触土壤后发现皮肤等反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及时离开噪声强的环境等。
四、热环境中的体育锻炼
1、什么是热环境?
热环境是指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周围物体表面温度高、相对湿度低与气流速度快等物理因素作用于人,影响人的冷热感和健康的环境。
2、在热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什么?
穿着合适、透气、浅色、宽松的衣服。
运动量适宜,如果有头晕、恶心、皮肤湿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注意补充水分,无机盐和矿物质,饮用含维生素c的饮料,如柑橘汁等。
五、冷环境中的体育锻炼
1、什么是冷环境?
冷环境是指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相对湿度高与气流速度慢等物理因素作用于人,影响人的冷热感和健康的环境。
2、在冷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什么?
注意保暖,穿适宜的衣裤、鞋袜,戴手套,帽子。
运动前增加热身活动,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
根据对外界温度的感觉,适时增减衣服。
适时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气温过低时,会增加耳垂、鼻子、手指和脚趾冻伤的可能性,应避免长时间的低温下运动。
体育锻炼与空气污染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出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空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人类有较大威胁的是:烟雾尘、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有机物等。
大气污染一般通过呼吸系统进人人体。
体育锻炼应注意:1、当空气中的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高时,最好不要进行锻炼。
2、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最好不要进行锻炼。
教学反思:1、根据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教学时综合运用诱导、启发、合作评价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环境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在教学理念和技巧上有了更多的收获,而且我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急需学习、摄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