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设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2-04 21: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程以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中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球类教学为指导,以传统羽毛球教学为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知识学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于学生坚韧品质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并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指导适合羽毛球初学者并能自主进行对拉高远球为目标的教学课程。
二:课程定位
本课是面向我校高三年级的学生,旨在让学生迅速熟悉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动作的动作要领和发力方法、迅速提高该项技能、树立信心、对羽毛球产生兴趣,为以后羽毛球技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2016级高三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他们对羽毛球特别是羽毛球的正手击高远球和动作发力是零基础,所以对他们的教学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基础教学、增加更多形式、增加兴趣、树立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新授课内容: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
教学重点:正确的挥拍轨迹和发力方法,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蹬地、转身、甩臂发力的协调配合,在最高点击球
五.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练习,建立正确的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概念,清楚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发球的用力顺序,基本掌握动作,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正手击高远球动作,并能用正确的技术将球击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学练中,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感悟正手击高远球的乐趣。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 第1课次 教师:杜雪亮 单位:太原58中 2019年5月15日
教材内容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的动作概念,以及相应的羽毛球基本规则。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动作,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情感目标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勤思巧练,团结互助的品质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运动带给大家的快乐。
重点难点 正确的挥拍轨迹和发力方法,上下肢协调配合。蹬地、转身、甩臂发力的协调配合,在最高点击球。
场地器材 羽毛球场3块 羽毛球、拍若干
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练步骤 组 织 与 要 求 时间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相互问好。3.教师宣布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热身活动1.羽毛球热身操2.熟悉球性练习:正反手颠球正反手卸球拍子捡球3.复习正手发高远球动作 教师提前到场,检查场地准备器材。导入课堂,提出问题:击球时旋转发力和原地发力哪个力量大?(通过本次课寻找答案,小结时回答)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热身活动1.跟音乐做热身操2.熟悉球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手控制球能力教法:提醒重点、示范学法:回忆模仿发球动作(3-5次) 组织:▽▽▽▽▽▽▽▽▽▽▽▽▽▽▽▽▽▽▽▽▽▽▽▽▽▽▽▽▽▽▽▽▽▽▽▽★要求:快 静 齐 师生精神饱满。教师口令清晰洪亮见习生随堂观摩 组织:☆☆ ☆☆☆☆ ☆☆☆☆ ☆☆☆☆ ☆☆ ★要求:1.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2.做热身时动作舒展到位,提高手控制球拍的能力3.回忆所学重点,复习动作 1分钟9分钟
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练步骤 组 织 与 要 求 时间
教法:
基本部分 一、学习正手击高远球动作要领:以右手击球为例,先做好准备姿势拍子放在身体前方,重心在两腿之间,右脚稍领先左脚(图1),当球在空中运行时侧身,两臂自然抬高,重心放在后腿上,挺胸抬头注视来球(图2),当来球时,后腿蹬地、转身、顶肘、拍头下倒(图3),当球下落到一定高度时,小臂内旋拍面正朝前,在正前上方的最高点将球击出(图4),击完球后,拍子顺势向的左前下方挥去,完成击球动作后成准备姿势。二、永不落地接力赛规则:六个小组学生按组进行连续依次击高远球练习,哪个小组在单位时间内落地次数少即为获胜。 1.介绍行进间正手击高远球的动作和相应的实战作用,并做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引入侧身旋转发力的概念,重点强调蹬地转腰和内旋小臂的甩臂击球动作2.教师口令指挥、示范带领学生做分解动作:(1)教师带领学生做原地分解动作(4-6次)(2)教师带领学生做原地连续挥拍动作(8-10次)(3)教师带领学生做原地蹬转挥拍动作(8-10次)(4)教师带领学生做移动→蹬转→挥拍→回位动作(8-10次)3.组织学生分6个小组进行练习:(1)先让学生用手抛球的方法练习甩臂发力(2)再让学生用击手抛球的方法练习(3)教师观察,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积极鼓励学生。4.优秀展示,鼓掌欢迎,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学法:1.通过观察和听取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初步建立正手击高远球动作概念2.听口令,模仿教师动作,统一练习:(1)原地分解练习(2)原地连续挥拍练习(3)原地蹬转挥拍练习(4)移动→蹬转→挥拍→回位练习3.按照分组进行练习:(1)先采用手抛球方法练习,体会甩臂发力(8-10次)(2)再采用击同伴手抛球的方法练习,体会正确的发力顺序(8-10次)4.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积极展示,对每一位勇于展示动作的学生给与掌声鼓励1.教师介绍规则并裁判2.学生按要求进行击高远球接力比赛3.合理运用所学技术,巩固击球技术和落点控制 组织:☆ ☆ ☆ ☆☆ ☆ ☆ ☆☆ ☆ ☆ ☆☆ ☆ ☆ ☆ ★ 要求:1.认真观察、听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2.通过分解动作练习,努力形成正手击高远球动作表象3.要明确重点,正确的挥拍轨迹和发力方法,上下肢协调配合4. 蹬地、转身、甩臂发力的协调配合,在最高点击球5.手抛球应模仿挥拍的发力动作,甩臂鞭打6.练习时将手中的球抛向同伴的头顶后,但要注意用力适当,击球后及时捡球换位组织:分六个小组练习要求:1.听指挥认真练习,熟练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2.相互观察,积极评价,互帮互助3.克服困难,认真完成每一组练习,让自己的手脚协调配合能力得到提高4.展示时,发挥自己的水平,表现出自信 2分钟10分钟8分钟5分钟
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练步骤 组 织 与 要 求 时间
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教师小结二、放松整理活动(为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送上祝福)*此处特意将放松和小结顺序互换三、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1.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对之前提出的问题提问并总结,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下节课提出更高要求2.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做一些拉伸放松练习3.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组织:集体练习☆☆☆☆☆☆☆☆☆☆☆☆☆☆☆☆☆☆☆☆☆☆☆☆ ★要求:调整呼吸,放松身心积极发言,回答提问 5分钟
运动量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70%—75%左右
课后小结与反思 1.明确目标,让教学操作简单、易掌握;2.实施有效教学,简化技术、突破难点;3.利用游戏比赛练习脚步移动、培养团队意识;4.组织教学稍显呆板、老套,学生积极性还有提升空间;5.教学侧重点还应突出;6.运动量上还可以适当加大。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学习评价与教学反思
结合当前运动时令,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羽毛球运动在我校已形成良好的运动风气。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故在大二年级开展了羽毛球基础技术教学。今天,我所教学的内容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本堂课,我充分准备,在尊重个性的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并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精心设计。课堂上,学生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数学生能主动热情地参与,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出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浅谈几点感想。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操作简单、易掌握
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难点在于不好把握击球时机和击球点。本次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找到击球点,并能基本完成技术动作将球发出。所以明确目标,就能细化技术动作,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技术要领。从本次课的学习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实施有效教学,简化技术、突破难点
针对击球点难以把握的情况,我通过一些分解教学将它简单明了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手抛球体会蹬地转腰甩臂发力的动作,然后让同伴击对面掷来的手抛球,这样就能让学生击球点相对稳定,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技术动作定型,最后在尝试性的进行完整技术练习。结果大部分的学生基本上能运用所学技术将球击出。
三、利用游戏比赛练习脚步移动、培养团队意识
游戏比赛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结合羽毛球教学实际,本次课的游戏设计为脚步移动击高远球接力赛,通过比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巩固了羽毛球运动中脚步移动的基本动作方法。在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使本堂课氛围达到了高潮。
四、认识不足、优化教学
本堂课虽然按照初步预想完成了教学,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下不足之处,同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
1.组织教学稍显呆板、老套,学生积极性还有提升空间。可通过变换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如:自主看图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提示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意识。
2.教学侧重点还应突出。本次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解决击球点,在技术讲解上应精讲多练,应让学生多在实践练习中体会摸索,教师可针对性的巡视指导。
3.运动量上还可以适当加大。由于本次课是技术教学,故运动量偏小,可结合场地器材开展一些比赛,如:掷羽毛球比赛、折返跑接力、多次数的脚步移动接力等等。
脉搏次数(次)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时间的的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