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同步测评 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入轨后,在完成与空间站高难度的径向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若已知空间站在距地球表面高约400km的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把地球看成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测得天和核心舱绕地飞行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以估算地球的( )
A.平均密度 B.半径 C.质量 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在中国航天领域迅猛发展的当下,发射卫星进一步探测火星及其周边的小行星带,能为我国深空探测打下基础。若测得某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小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和小行星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地球的密度与该小行星的密度之比为( )
A. B. C. D.
3.某兴趣小组想利用小孔成像实验估测太阳的密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不透明的圆桶一端密封,中央有一小孔,另一端为半透明纸。将圆桶轴线正对太阳方向,可观察到太阳的像的直径为d。已知圆桶长为L,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则估测太阳密度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4.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随着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的成功登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登陆火星的国家。祝融号质量约,高,设计寿命约92天,静置时其在火星对火星表面的压力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指的是时间
C.祝融号对火星的压力与火星对祝融号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火星的引力比其在地球上受到的地球引力小
5.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在太空授课。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空间站内有一质量为m水球,其引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6.恒星的引力坍缩的结果是形成一颗致密星,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由于在引力坍缩中很有可能伴随着引力波的释放,通过对引力坍缩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预测其释放的引力波波形是当前引力波天文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中子星(可视为均匀球体),自转周期为T0时恰能维持星体的稳定(不因自转而瓦解),当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增为T=3T0时,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力与在“赤道”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
A. B. C. D.
7.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另一同样的物体放置在该天体的北极,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赤道处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为北极处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的一半,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B. C. D.
8.2021年4月,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核心舱的质量和地球半径 B.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球运行周期
C.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和半径 D.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距地高度
二、多选题
9.科学家观测到太阳系外某恒星有一类地行星,测得该行星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9年,该行星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倍,该恒星与太阳的半径之比为2∶1。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恒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为512∶81
B.该恒星与太阳的密度之比为1∶9
C.该行星与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9
D.该恒星表面与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28∶81
10.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也叫启明星,《诗经·小雅·大东》中写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24天,可以判定( )
A.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B.金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
C.金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D.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11.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成功出舱并到达指定作业点,如图所示。假设核心舱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航天员出舱的总时间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 )
A.地球密度 B.核心舱离地高度 C.核心舱的加速度 D.核心舱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12.我国已掌握“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所示,假设与地球同球心的虚线球面为地球大气层边界,虚线球面外侧没有空气,返回舱从a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经b点从c点“跳出”,再经d点从e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舱。d点为轨迹最高点,离地面高h,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返回舱( )
A.在d点加速度小于
B.在d点速度小于
C.虚线球面上c、e两点离地面高度相等,所以vc和ve大小相等
D.虚线球面上a、c两点离地面高度相等,所以va和vc大小相等
三、实验题
13.设想宇航员随“嫦娥”号登月飞船绕月球飞行。在飞船贴近月球表面时可近似看成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量出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为了测月球质量与半径,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后,遥控机器人利用所携带的仪器又进行了相关测量。(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假设在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计时表一只 B.弹簧测力计一个
C.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
请说明,在月球表面飞船着陆后,机器人应利用什么仪器测量出哪些物理量________(请在作答时标明每个物理量对应的字母)
(2)请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题目给出的已知量表示月球半径和质量________
14.早在17世纪,牛顿就猜想“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牛顿的时代,已经能够比较精确的测定:
(1)自由落体加速度g
(2)月球与地球的距离r
(3)地球半径R
(4)约为R的60倍
(5)月球公转的周期T
牛顿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检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是同一种力。如果想检验这两个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可以检验______;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因此,只要计算月球公转的加速度______,与重力加速度作比较,就可以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四、解答题
1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10m/s2,空气阻力不计, 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 求:
(1) 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2;
(2) 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
16.2021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送入了天和核心舱,他们将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主要目标为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奠定基础。
已知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在轨道上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它们的总质量为m,它们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后,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F;
(2)地球的质量M;
(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7.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在动力减速阶段可视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大小由96m/s减小到0,历时80s。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将启用最大推力为7500N的变推力发动机,在距火星表面约百米高度处悬停,寻找着陆点。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求:
(1)在动力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和下降距离;
(2)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能借助该变推力发动机实现悬停,若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求火星车能携带物资的最大质量。
18.遥远的星球。某星球完全由不可压缩的液态水组成。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半径为R,且没有自转。水的密度,万有引力常数。本题中可能用到如下公式:半径为R的球,其体积为,表面积为。
(1)星球的半径R是多少?
(2)星球内部的重力加速度为,其中r是到球心的距离。请通过分析画出图。(提示:已知均匀球壳对球壳内部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
(3)假定该星球没有大气层,求这个星球中心处由水产生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D
7.C
8.C
9.AD
10.CD
11.ABC
12.BC
13.BC,机器人在月球上用弹簧秤竖直悬挂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即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需测量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F。 ,
14.B
15.(1);(2)
16.(1);(2);(3)
17.(1)1.2m/s2,3840m;(2)1635kg
18.(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