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优秀课件:3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优秀课件:39页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2 17: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旅鼠之谜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常规,学习快速阅读基本方法;
用课文练习快速阅读;
总结快速阅读口诀,练习课外文段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每分钟要能阅读500字以上,但是,现实中,我们很多同学达不到甚至远远低于这个要求。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篇自读课文来练习一下我们的快速阅读能力。第一步,学习课文常规课文常规包括理解课文所必需的一些基本常识、课文作者的介绍、生字词等。
下面我们按顺序一一扫除。三个常识问题旅鼠是什么?
旅鼠是生活在北极的一种老鼠。
北极在哪里?
北极在地球的北边,那里环境恶劣,旅鼠生存条件极差,北极熊、海豹、海象等都是它的天敌。
为什么叫旅鼠之谜?
因为旅鼠身上有很多我们至今不能解释的谜团。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作者简介 速读课文,发现并解决生字词!给红色的字注音:①媲美
②挑衅
③迷惘
④啮齿
⑤苔藓 (pì)
(xìn)
(wǎng)
(niè)
(tái xiǎn)前赴后继:
媲美:
挑衅:
迷惘:
道听途说: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理解下列词语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
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
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比喻眼光短,见识浅。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快速阅读目标本文一共3122字,按500字/分计算,我们必须在6分12秒内阅读完毕。
你准备好了吗?
小提示:等会我们要检查快速阅读的成果,请注意关键词、数字、基本问题。快速阅读口诀抓住标题找问题,
看到数字做笔记。
分清文体思意义,
粗读精读最有益。
时间到! 问题一:课文发生的时间?
答案:有一天。
问题二:课文发生的地点?
答案: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问题三:课文里出现了几个人?
答案:两个。“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
问题四:事情发生的起因?
答案: “我”捉到一只旅鼠。
问题五:事情发生的经过?
答案: “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
问题六:事情的结果?
答案: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
问题七:旅鼠一年生几胎?
答案: 七八胎。
问题八:旅鼠每胎可生几个幼崽?
答案: 12个。
问题九:幼崽成熟需要几天?
答案:二十多天。
第一步:抓住标题找问题。本文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哪些奥秘?筛选信息:归纳北极旅鼠的奥秘提示:(文中标志性的文句)
“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迷”
“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本文介绍了旅鼠的哪些奥秘? 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
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第二步:看到数字做笔记数字往往是文章的强调重点,比如本文中关于旅鼠的繁殖数量就是一个重点。
比如说,找到了数字“250”对于我们掌握课文内容帮助极大。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生7胎,每胎12只,一共就是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你看看,从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几乎还有50万只。 第一个谜第二个谜: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来吃我吧!!!第三个谜:“死亡大迁移”,数百万的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第三步:分清文体思意义分清文体非常重要,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这篇课文什么文体?(诗歌?小说?散文?记叙文?说明文?)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写作手法: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有一天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我”捉到一只旅鼠。“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记叙的六要素 从课文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最后一步:粗读精读最有益 体味文末丹尼斯说的话:
“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参考一下这段文字,联系当前的社会问题!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根据下面这段话,谈一点心得: 再来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你掌握了快速阅读没有,与同学们交流。橡树之谜
  1972年的那个严寒的冬季,我带着几位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上海知青,进入到原始森林的深处去“观光”。为了躲避一只受惊扰而突然从冬眠中醒来的暴跳如雷的熊,我们在惊慌中拼命奔逃,等我喘着大气停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成了孤身一人,而且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干粮断绝两天之后,我疲惫地走进了一片低矮而密集的橡树林,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在以红松、白桦等高大树种为主的林海深处,不仅看不到完整的太阳和月亮,连星星也难以见到)。   我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心中也升起了生命的希望,因为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   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遗憾的是树上的橡子大部分已被鸟儿或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荡荡的壳……我蹲在地上扒开积雪,掘地三尺地搜寻,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在一棵枯死的橡树旁坐下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寒风吹得饥肠辘辘的我一阵紧似一阵地颤抖,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空荡荡的躯壳,我已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   在绝望中,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又做着最后的努力,我用匕首剥刮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驱散严寒的篝火……就在这时,意外的惊喜发生了:被剥去树皮的光溜溜的树干上出现了许多小洞,而每个小洞中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我近乎疯狂地用锋利的匕首在小洞上挖了起来……真是大自然的恩赐,每个小洞都是鬼斧神工,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同样大小的橡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树干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干枯的橡树皮和橡子壳在篝火中欢快地跳跃,映红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然后依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终走出了原始森林。   我回到了连队(连队已准备为我开追悼会了),同伴们听了我的奇遇之后都感到很惊奇。这个谜也从此在我的内心深处沉淀下来,久久没有解开。   直到前不久,我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才知道救了我生命的不是任何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专家说,啄木鸟与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鸟类和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藏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藏的食物被其他鸟儿或动物抢掠和盗走,它便在树干上啄洞,然后把食物贮藏在洞中……   我惊呆了,好半天黯然无语:当年拯救了我生命的,竟是一只啄木鸟!   当然,那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藏食物时不仅要挑选好几棵树,甚至还会挑选好几棵不同形状和不同种类的树……你只是吃掉了贮藏在一棵树上的橡子。它也许会挨几天饿,但不会饿死……”森林专家还说,“啄木鸟贮藏食物只挑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林,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时间到!你看完了吗?问题一:文章题目叫什么?
答案:橡树之谜。
问题二:在发现橡树前,我饿了多久?
答案:两天两夜。
问题三:我因为什么得救?
答案:藏在橡树中的橡子。
问题四:橡子谁藏的?
答案:啄木鸟。
问题五:啄木鸟贮藏食物挑选什么树?
答案:枯死了的树。
问题六:本文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答案:橡树之谜,啄木鸟也知道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