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万有引力及宇宙航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万有引力及宇宙航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4 23: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高三物理万有引力及宇宙航行
一、单选题
1.(2021-2022·北京门头沟·高三期末)假设月球与地球同步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月球绕地球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C.月球绕地球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2.(2021-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2021年4月,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核心舱的质量和地球半径 B.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球运行周期
C.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和半径 D.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距地高度
3.(2021-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已知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0%,质量约为地球的10%,请通过估算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
B.“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大于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
C.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的环绕速度大于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4.(2021-2022·北京·高三期末)2021年6月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如图为飞船运动过程的简化示意图。飞船先进入圆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再经椭圆轨道2,最终进入圆轨道3完成对接任务。轨道2分别与轨道1、轨道3相切于A点、B点。则飞船(  )
A.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
B.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速率比B点大
C.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小
D.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在B点处减速
5.(2021-2022·北京东城·高三期末)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空间站轨道可简化为高度约400km的圆轨道,认为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400km的高空也有非常稀薄的空气,为了维持空间站长期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需要连续补充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假设不补充能量,空间站将做离心运动
B.假设不补充能量,系统的机械能将减小
C.实际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实际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6.(2021-2022·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200多天的飞行,成功进入椭圆形的轨道绕火星运动,开展对火星的观测,并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如图所示,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逐渐减小
B.探测器的速度逐渐减小
C.引力对探测器做负功,探测器的势能逐渐减小
D.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探测器的动能逐渐增大
二、多选题
7.(2021-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2021年10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当天与距地表约400km的空间站完成径向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是指飞船沿与空间站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和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掌握径向对接能力,可以确保中国空间站同时对接多个航天器,以完成不同批次航天员在轨交接班的任务,满足中国空间站不间断长期载人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交会对接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多次变轨的远距离导引段,到达空间站后下方52km处;再经过多次变轨的近距离导引段到达距离空间站后下方更近的“中瞄点”;到达“中瞄点”后,边进行姿态调整,边靠近空间站,在空间站正下方200米处调整为垂直姿态(如图所示);姿态调整完成后逐步向核心舱靠近,完成对接。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距离导引完成后,飞船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空间站的线速度
B.近距离导引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将增加
C.姿态调整完成后,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可能大于24小时
D.姿态调整完成后,飞船沿径向接近空间站过程中,需要控制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空间站的角速度相同
8.(2021-2022·北京门头沟·高三期末)“鹊桥”号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的中继通信卫星,如图它以地月连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同时随月球绕地球运转.已知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当卫星处于地月拉格朗日点L1或L2时,都能随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鹊桥”号仅受月球引力作用
B.在L2点工作的卫星比在L1点工作的卫星的线速度大
C.在拉格朗日L1点工作的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月球对它的引力
D.拉格朗日L2点与地心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详解】
A.根据
解得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月球绕地球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A正确;
B.根据
解得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B错误;
C.根据
解得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月球绕地球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错误;
D.根据
解得
月球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根据核心舱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可得
可得
可知已知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已知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以及已知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距地高度,都不能求解地球的质量;若已知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半径可求解地球的质量。
故选C。
3.A
【详解】
AB.探测器在星球表面受到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解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已知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0%,质量约为地球的10%,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可得“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故A正确,B错误;
CD.探测器在星球表面,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第一宇宙速度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飞行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的环绕速度即火星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故C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根据
可得
由上式可知飞船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速率比B点大,故B正确;
C.根据
可知飞船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大,故C错误;
D.飞船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在B点处加速,故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
AB.在400km的高空也有非常稀薄的空气,空间站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减小,假设不补充能量,空间站的速度减小,则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则空间站做近心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任何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逐渐变大,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探测器的动能逐渐增大,速度变大。
故选D。
7.BD
【详解】
A.根据
可得
由于飞船的轨道半径小于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则远距离导引完成后,飞船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于空间站的线速度,故A错误;
B.近距离导引过程中,需要飞船点火加速,则机械能增加,故B正确;
C.姿态调整完成后,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则周期小于24小时,故C错误;
D.如图所示,姿态调整完成后,飞船沿径向接近空间站过程中,需要控制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等于空间站的角速度,故D正确。
故选BD。
8.BC
【详解】
鹊桥”号同时受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作用,选项A错误;在L2点工作的卫星与在L1点工作的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在L2点工作的卫星比在L1点工作的卫星的线速度大,选项B正确;在拉格朗日L1点工作的卫星,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指向地球,则受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月球对它的引力,选项C正确;对月球:,解得,可知拉格朗日L2点与地心的距离大于,选项D错误.
万有引力及宇宙航行期末汇编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