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4 10: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第1课
>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一一具备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前提: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有四大特征:农业产生,动物的驯养,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的使用。而首要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食物的生产——包括对食物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学者们把它称为农业革命。……总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食物,从而使人类转入了比较持久的定居生活,于是,有一定布局的村落开始出现。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采猎经济
(采集者)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生产者)
流浪 定居
村落、城市出现
农业
革命
2.文明产生的标志
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贫富分化与剥削产生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阶级的出现
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
国家开始形成
(奴隶社会)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君主;最初的官僚形成。)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楔形文字
腓尼基文字
玛雅文字
古印度的印章文字
1、古代主要文明分布
北纬40度
北纬20度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都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时空坐标
前3100年
埃及初步统一
前2900年
苏美尔出现国家
建立完善官僚系统
前18世纪
汉莫拉比统一黄河流域
前2070年
恒河流域出现国家
前8世纪
前4世纪
种姓制度 、佛教产生
前6世纪
巴比伦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中国华夏早期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
2、古代巴比伦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前 2900年至前18世纪
政治: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文化:创立楔形文字; 创作史诗《 吉尔伽美什》;发明60进位
地域
时间
成就
自然环境
两条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平原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半部分
太阳神沙马升
汉谟拉比
3、古代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前3100年左右
政治:法老权威至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文化:创立象形文字,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造金字塔,体现劳动人民智慧;
地域
时间
成就
图特摩斯三世
自然环境
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纸莎草
太阳历
史料解读
古代埃及和西亚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提示: 古代西亚人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
史料一:苏美尔人神话中,风之神与众神之王恩尼尔觉得人类太吵闹,于是放出洪水、干旱和瘟疫来消灭他们。但是,个性良善的水神恩基传授阿拉哈西斯灌溉、贮存谷物以及医药的知识,人类因此得以存活下来。这是大洪水记载的最早版本。 ——选自《百度词条大洪水》
材料二:因(尼罗河)泛滥,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季,每季分为四个月。尼罗河涨水,泛滥,至水退,为第一季。播种五谷使其生长,为第二季。最后收成为第三季。┅┅埃及人把一天分为若干小时,一月分为30天。┅┅为了凑足一年之数,使太阳与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尾加上5天。 ——(美)杜兰特著:《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4、古代印度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前6世纪至前4世纪
政治:形成种姓等级制度
文化:象形文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婆罗门教;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地域
时间
成就
自然环境
印度河流域有着茂盛的热带森林,雨水丰沛。
印度河
恒河
哈拉帕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种姓制度: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公元前1500年,一群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次大陆(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他们成功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了确保雅利安人的统治权以及保持各个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建立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分4个阶级:婆罗门(祭祀贵族)、刹帝利(政治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佣人)、贱民(不在种姓制度内,被开除人籍,不算人)。随着穆斯林、蒙古人、英国人以及印度自己人轮番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经过数次“微调”,最终成为一种阶级森严、制度僵化的社会秩序体系。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体系,宣布独立。种姓制度,也随之在法律地位上正式被废除。
概念阐释
问题思考
古印度不同种姓的地位与组成身体的部位之间是如何对应的?为什么?
提示:古印度文献《梨俱吠陀》记载“当诸神以普鲁沙行祭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原因:随着氏族制度形成,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形成了一个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形成。在种姓制度下,人分成四等。
4、古代希腊文明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
和爱琴海岛
前8世纪至前5世纪
政治:具有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文化:神话、戏剧;希罗多德是西方“ 历史之父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地域
时间
成就
自然环境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
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雅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课堂检测
1.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个时期?(  )
A.“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B. 原始人群居时期
C. 母系氏族时期 D. 父系氏族时期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说明小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并知道爸爸妈妈,这是父系氏族时期,母系氏族时期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在远古希腊,人们崇拜大地女神该亚,说她是天神、海神和山神的母亲.她与天神结合,繁衍子女和后代十余人,统称为提坦神.这则神话透露出的最主要信息是(  )
A.人类社会早期女性的崇高地位 B. 远古时代人类的婚姻状况
C. 该亚比其他女神地位高 D. 远古希腊有许多神话故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大地女神该亚,说她是天神、海神和山神的母亲.她与天神结合,繁衍子女和后代十余人”可知是母系氏族公司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女性享有崇高地位.
3.奥运会呈现出的鲜明“人种特色”引人关注:黄种人在射箭、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灵活性高的项目上表现出色;白人几乎独霸游泳、赛艇等项目;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则像一道黑色闪电,再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造成不同人种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 吃的食物不一样
C.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D. 人的智商水平不同
【答案】C
【解析】造成不同人种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但并非只有三大人种。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韶关的马坝人住在狮子岩的山洞里 B. 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石块
C. 母系氏族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 D.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答案】D
【解析】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依据所学知识,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让人的手脚有了明显分工,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在人类起源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属于观点。ABC属于对史实的表述。
5.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 )
①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
③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④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
A.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古代文明区域与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伯利克里改革,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古代埃及使用象形文字,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巴比伦王国的 《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由此佛教诞生。因而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③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搭配错误。因而①④正确。综合分析,B符合题意。故选B。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