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核心素养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水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病人宜吃鸡蛋清
C.橘子的酸性比柠檬的强 D.萝卜呈酸性
2. 如图是成人进食时口腔中唾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分钟酸性增强 B.前10分钟酸性减弱
C.前40分钟酸性增强 D.前40分钟酸性减弱
3. (2021湖北黄石模拟)思维导图是知识整理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某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可以填入括号中的是( )
A.正负电荷中和 B.蚊叮虫咬的中和
C.环境保护碳中和 D.抗体对病毒的中和
4. (2021·上海长宁二模)在100 mL烧杯中加入20 g 0.4 %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0.365 %的稀盐酸,关于反应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溶液可能不变色
C.产生大量热,烧杯变烫,形成大量水雾
D.当溶液为无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3 %
5. 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 )
A.NaCl B.NaOH
C.HCl D.H2O
7. (2021广东广州荔湾一模)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量的是( )
A.熟石灰 B.硫酸铜 C.稀盐酸 D.氯化钠
8. 蚊子、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体时,向人体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为减轻痒痛,可在被叮咬处涂抹( )
物质名称 苹果汁 牛奶 牙膏 氢氧化钠溶液
pH范围 2.9~ 3.3 6.3~6.6 8~9 13~14
A.苹果汁 B.牛奶
C.牙膏 D.氢氧化钠溶液
9. (2021浙江衢州中考)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10.(2021江苏无锡锡山一模)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H2SO4CaSO4+2H2O
B.Na2CO3+BaCl22NaCl+BaCO3↓
C.CO2+2NaOHNa2CO3+H2O
D.Fe2O3+6HCl2FeCl3+3H2O
二、填空题
11.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12.(2021广西南宁青秀月考)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实验中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作指示剂而不用紫色石蕊试液的原因是 。
(3)根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若要验证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铜达到实验目的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4)分析图2,该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图2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对应图1中的 (填“A”“B”或“C”)点。
13.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火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最终溶液显________色;如果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和烧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最终溶液显________色。
14.常温下,向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_色,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1山东东营河口期末)观察下列三幅微观结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图1
图2
图3
(1)图1和图2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 。
(2)图3代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由图可知酸碱中和的实质是 和 (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水分子。类比写出溴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山东日照东港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是 。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质单独使用时,也能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填字母)。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溶液
1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__ 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__ __ 猜想一不成立
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__ __ 猜想三成立
产生气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核心素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D A C C A
二、填空题
1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
12. (1)HCl+NaOHNaCl+H2O (2)颜色变化明显,便于观察 (3)ABC (4)H+、OH- B
13.红 蓝
14.红 KCl、HCl KOH+HCl==KCl+H2O
15. (1)酸性 中性 (2)H+ OH- HBr+NaOHNaBr+H2O
三、实验探究题
16. (1)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产生气泡 (3)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4)BD
17.NaOH+HCl===NaCl+H2O 可能是NaCl和HCl 溶液不变色猜想三成立。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