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5 15: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练习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
1、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将农田中的桔杆就地焚烧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玻璃纤维
C.PP聚丙烯塑料 D.棉花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形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C.控制PM2.5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4、如图是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5%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5、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将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有科学家预测未来的10年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
B.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H2O═Mg(OH)2+H2↑
6、某品牌男士休闲裤的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结实耐磨,弹性好
D.该面料烧起来会闻到烧焦毛发气味
7、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蚊虫叮咬后,要在皮肤上用大量的碳酸汽水清洗才能减轻痛痒
B.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C.面粉加工厂的工人,所穿的劳保制服要用耐腐蚀的化纤面料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煤粉比煤块在空气燃烧更剧烈,则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D.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9、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将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10、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二、填空与简答:
11、“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
(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12、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图1曲线。
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6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 。
(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 天,原因是 。
13、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请回答:
(1)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过程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3)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势在必行,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能实现碳的“零排放”,是因为氢和氧反应的生成物只有 (写化学式)。
(4)为了使山更青天更蓝,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 。
(5)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C.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4、煤炭被人们誉为“工业的粮食”,是18世纪以来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但燃煤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流程图。
(1)煤属于 再生能源(填“可”或者“不可”)。
(2)若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形成 。
(3)烟气处理过程中,生成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烟气处理过程中,上述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填元素符号)。
(5)最后排出的“洁净气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烟气处理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7)日常生活中,常将煤块制成蜂窝煤后燃烧,其目的是 。
三、实验与探究:
15、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应用化学知识“身边的化学”——体验“家庭燃料的变迁”。
【文献资料】
①天然气和煤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我国近50年来家庭燃料变迁: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
③CO2能产生 效应,SO2易导致酸雨。
④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
【证据推理】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献资料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
【联系实际】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 的性质。
【反思拓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H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 。
16、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潜海、磁浮(高铁)纵横……,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次又一次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1)火箭、卫星、船舶等制造业常使用玻璃钢、塑料、钛合金等材料,其中玻璃钢属于 (填字母,下同);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 (填字母);
A.熔点低、易加工
B.密度大、强度好
C.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
(3)将锌粉加入到一定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和滤渣。
①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反应前后混合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四、分析与计算:
17、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叶光富回答了广西同学太空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么循环的问题:将电解制氧产生的氢气和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水,并生成清洁液体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利用该方法转化220克二氧化碳,能生成水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A 6、D 7、B 8、D 9、B 10、A
二、填空与简答:
11、答案:(1)C.
(2)C2H5OH+3O22CO2+3H2O;
(3)太阳能;
(4)BCD.
12、答案:(1)BC;
(2)奶粉;
(3)1;大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或分解)农药残留量减少(或第1天番茄吸收农药量大于农药降解量等)。
13、答案:(1)温室效应;(2)不可再生;释放;(3)H2O;(4)太阳能(合理即可);(5)C。
14、答案:(1)不可;
(2)酸雨;
(3)CaCO3CaO+CO2↑;
(4)O、S;
(5)混合物;
(6)碳酸钙;
(7)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
三、实验与探究:
15、答案:【文献资料】①不可再生;CH4;
③温室;
【证据推理】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联系实际】密度比空气小;
【反思拓展】太阳能(合理即可)。
16、答案:(1)B;
(2)C;
(3)①Zn+2AgNO3═Zn(NO3)2+2Ag;
②铜和银。
四、分析与计算:
17、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18
220g x
x=90g
答:生成水的质量为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