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1-6 测试塔台模型
聚焦
思考:想要更客观的了解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仍需要进行什么环节?
测试、检测。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实施建设
测试
1.明确测试标准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测 试
项目 1分 2分 3分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缺少文字和图画设计 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但是说明较混乱、缺少条理,没有用数字进行定量说明或者没有关键性的箭头指示等 合理地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条理清晰,对每部分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详细介绍
分工合作 分工不明确,每个成员不知道各自应该做什么 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统,或执行分工不彻底,或有未承担任务的成员 有明确的分工且贯彻实施,每个成员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并且每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有组织地执行
塔高 没有达到60厘米的高度 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 达到60厘米的高度
顶端承重 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小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的中等水平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
抗风能力 能抵御1级(小风量)风吹 能抵御2级(中等风量)风吹 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
抗震能力 能抵御1级(轻微)震动 能抵御2级(较强)震动 能抵御3级(强)震动
美观 结构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 结构比较合理、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
材料成本统计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
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
填表要求:请在对应的分值上打“ √ ”,请在划横线处填写数据。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 能力 抗震 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总分
第 一 组 1分 缺少 图文设计 2分 有图文、说明较混乱、无标注 3分 有图文、有标注、说明清晰 ( )cm 1分 未达到 2分 基本达到 3分 达到 1分 无法承重 或承重最小 2分 承重为中 等水平 3分 承重最大 1分 1级(小风量) 2分 2级 (中等风量) 3分 3级(大风量) 1分 1级(轻微) 2分 2级 (较强) 3分 3级(强) ( )根吸管 角 分 1分 无分工 2分 有分工 3分 明确分工 1分 不美观 2分 较美观 3分 美观
2.展示与测试
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协助不同项目的测量?
用尺子测量高度
用重物测试承重
用电风扇或扇子测试抗风能力
用拍动桌子模型地震测量抗震能力
测试地震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模拟仪。
测量塔高的方法:
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桌面上,将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边,测量塔台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
测量承重的方法:
使用一样的重物测试塔台模型,将厚度相同的书本注意均匀的叠加再塔台顶端,有3秒稳定后,继续叠加计数。
测量抗风的方法:
用同一电风扇测试,电风扇的1、2、3挡分别为小、中、大风量,在接受该风量吹拂而没有明显倾倒和移动的说明达到该级别抗风。
材料价目表 吸管/根 钩码/个 滚珠/个 胶带/米 弹簧/个
0.1元 1元 0.2元 0.1元 0.2元
看来,我们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
3.自我评估。
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
研 讨
1. 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是:塔高高度大,承重能力强,因为我们利用了大量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塔台的稳定性。
研 讨
2. 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1.塔台模型高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2.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 3.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4.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
研 讨
其他小组的塔台模型,在塔台形状上倾斜角度更大,上小下大更稳定,有的小组塔台底部的重量明显比上部要重,增强了抗风能力。制作的过程中要对吸管的尺寸进行精细的测量,有助于塔台形状的对称。
3.其他小组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
随堂练习
四、下图是测试塔台模型的几个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情景是测试塔台模型的高度,根据评价表,塔高( )60厘米,才能打3分。
A.没有达到 B.基本接近 C.达到
C
2.图乙中正在测试模型的顶端承重,除了图中所用工具——书本外,还可以借助水瓶等重物,要求是所选重物要________。
3.图丙是测试抗风能力的情景,测试过程中发现风力1级测试中,塔台模型就开始摇晃,抗风性能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塔台模型太高(或塔台模型结构不稳固)
4.测试完塔台模型后,进行问题梳理时发现:底端重量较轻,不利于________;制作过程中________有误差,成品可能会倾斜;吸管使用数量过多,会导致________过高,浪费材料。
抗震
测量
成本
拓展
课后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组内塔台的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并整合不同小组的塔台带来的启示,梳理归纳,为下节课的项目改进做好准备。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