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综合拔高试卷8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已知,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B. C. D.
2.奔驰定理:已知是内的一点,,,的面积分别为,,,则.“奔驰定理”是平面向量中一个非常优美的结论,因为这个定理对应的图形与“奔驰”轿车(Mercedes benz)的logo很相似,故形象地称其为“奔驰定理”若是锐角内的一点,,,是的三个内角,且点满足,则必有( )
A.
B.
C.
D.
3.函数,已知为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直线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且在上单调递减.记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的和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4.已知函数f(x)(cosθ+1)cos2x+cosθ(cosx+1),有下述四个结论:①f(x)是偶函数;②f(x)在(,)上单调递减;③当θ∈[,]时,有|f(x)|;④当θ∈[,]时,有|f'(x)|;其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5.已知矩形为中点,沿直线将翻折成,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最大时,线段长是
A. B. C. D.
6.已知四点均在半径为(为常数)的球的球面上运动,且,,,若四面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7.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函数有4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B.关于x的方程有个不同的解
C.对于实数,不等式恒成立
D.当时,函数的图象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
8.以表示值域为的函数组成的集合,表示具有如下性质的函数组成的集合:对于函数,存在一个正数,使得函数的值域包含于区间.例如,当,时,,.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充要条件是“,,”
B.函数的充要条件是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C.若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则
D.若函数有最大值,则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9.已知平面向量,,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
10.已知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当时,.若对于任意,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11.已知若存在,使得成立的最大正整数为6,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2.已知函数,则下列四组关于的函数关系:①;②;③;④,其中能使得函数取相同最大值的函数关系为______.
四、解答题
13.已知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奇函数,且,若,时,有.
(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2)解不等式;
(3)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4.已知无穷集合A,B,且,,记,定义:满足时,则称集合A,B互为“完美加法补集”.
(Ⅰ)已知集合,.判断2019和2020是否属于集合,并说明理由;
(Ⅱ)设集合,.
(ⅰ)求证:集合A,B互为“完美加法补集”;
(ⅱ)记和分别表示集合A,B中不大于n()的元素个数,写出满足的元素n的集合.(只需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
15.已知函数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那么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1)如果函数()的值域为,求b的值;
(2)研究函数(常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对函数和(常数)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并求函数(n是正整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利用你的研究结论).
16.定义凡尔赛函数已知,.
(1)求关于a的表达式,并求的最小值.
(2)当时,函数在上有唯一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3)已知存在a,使得对任意的恒成立,求b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利用对数式特殊值,解对数方程,再比较x,y,z的大小关系.
【详解】
由题意知,,,
解得.
同理可解得,
比较x和y:取,
比较x和z:取,
比较y和z:取,
综上所述:,故选C.
【点睛】
对数式特殊值有,结合对数式指数式互化,解决一些特殊的对数方程.再构造同指数幂比较大小.
2.C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得到为垂心,再根据四边形内角为及对顶角相等,得到,再根据数量积的定义、投影的定义、比例关系得到,进而求出的值,最后再结合“奔驰定理”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因为,
所以,同理,,
所以为的垂心。
因为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所以,
.
同理,,
,
.
,
.
又
.
由奔驰定理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新定义,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求解过程中要注意连比式子的变形运用,属于难题.
3.A
【分析】
由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称中心可以得到或,由在上单调递减可以得到,算出的大致范围,验证即可.
【详解】
由题意知:或
∴或
∴或
∵在上单调递减,∴
∴
①当时,取知
此时,当时,
满足在上单调递减,∴符合
取时,,此时,当时,满足在上单调递减,∴符合
当时,,舍去,当时,也舍去
②当时,取知
此时,当时,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舍去
当时,,舍去,当时,也舍去
综上:或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难度较大,易错点在于已知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称中心要分两种情况分析.
4.D
【分析】
对①直接进行奇偶性的判断即可,对②③④可用换元法,转化成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函数的定义域为R,
∵f(﹣x)=(cosθ+1)cos2(﹣x)+cosθ[cos(﹣x)+1]=(cosθ+1)cos2x+cosθ(cosx+1)=f(x),
∴f(x)是偶函数,即①正确;
②f(x)=2(cosθ+1)cos2x+cosθcosx﹣1,
设t=cosx,则f(t)=2(cosθ+1)t2+tcosθ﹣1,
∵2(cosθ+1)0,∴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
函数的对称轴为t,且t的正负与cosθ的取值有关,
∴f(x)在(,)上不一定单调递减,即②错误;
③当θ∈[,]时,cosθ∈[,],
f(x)=2(cosθ+1)cos2x+cosθcosx﹣1
设t=cosx,则t∈,
则f(t)=2(cosθ+1)t2+tcosθ﹣1,
∵2(cosθ+1)0,∴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
函数的对称轴为t,
,
,
,
当, 故③错误.
④当θ∈[,]时,cosθ∈[,]
有
,故④成立.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判断,也考查了求函数的最值,同时考查了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5.C
【分析】
取的中点,连接交于的中点,,进而有平面,过点作于点,可证平面,连接,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根据条件可知,平面,,通过边长关系求出,,,以及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从而得出,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换元法令,得出,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时得出当时,取得最大值,从而可求出线段长
【详解】
解:取的中点,连接交于的中点,
在矩形中,为中点,
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
所以,
故平面,在平面内过点作于点,
则,所以平面,连接,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即
设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在中,,
则,
在中,,
则由余弦定理得出:,
则有
,
令,则,
即:,
当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最大时,最大,
即取得最大值时,当且仅当,
此时,
所以,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角和二面角的定义,还运用余弦定理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还涉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换元法,考查转化思想和化简运算能力.
6.C
【分析】
由题意要使四面体的体积最大,则在底面的投影恰好为底面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则外接球的球心在上,求出三棱锥的体积,由均值不等式可得的值,进而求出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
因为,作于,
则为的中点,且,
若四面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时,则面,则外接球的球心在上,设为,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连接,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因为三棱锥的最大体积为,
所以,可得,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较难题.
7.AC
【分析】
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出函数的图像,对于A,C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判断,对于B,D利用特值法进行判断.
【详解】
当时,;当 时,;
当,则, ;
当,则, ;
当,则, ;
当,则,;
依次类推,作出函数的图像:
对于A,函数有4个零点,即与有4个交点,如图,直线的斜率应该在直线m, n之间,又,,,故A正确;
对于B,当时,有3个交点,与不符合,故B错误;
对于C,对于实数,不等式恒成立,即恒成立,由图知函数的每一个上顶点都在曲线上,故恒成立,故C正确;
对于D, 取,,此时函数的图像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方法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8.ACD
【分析】
A选项中,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定义,转化成用简易逻辑语言表示出来;
B选项中举反例保证函数的值域为集合的子集,但值域是一个开区间,从而说明函数没有最值;C选项中从并集的角度认识函数值域,可以发现,从而发现命题正确;D选项中从极限的角度证明,均不成立,所以,再求出函数的值域为,从而得到命题D正确.
【详解】
对A,“”即函数值域为,“,,”表示的是函数可以在中任意取值,故有: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充要条件是“,,”,命题A是真命题;
对B,若函数,即存在一个正数,使得函数的值域包含于区间.
.例如:函数满足,则有,此时,无最大值,无最小值.命题B“若函数,则有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假命题;
对C,若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则值域为,,并且存在一个正数,使得,,则.命题C是真命题.
对D,函数有最大值,假设,当时,,,,则,与题意不符; 假设,当时,,,,则,与题意不符.,即函数,当时,,,即;当时,;当时,,,即.
,即,故命题D是真命题.
故选ACD.
【点睛】
本题以新定义概念为问题背景,考查函数值域的概念、基本不等式、充要条件、双勾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还考查了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综合应用,计算量较大,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属于难题.
9.
【分析】
设, 易得,则,进而表示,作图分析只讨论;利用分类讨论与的投影的正负,以与垂直,与垂直作为分界线,从而分三类讨论单调性,求得分别的最值,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因为,可设, 易得,则
所以或 ,其外有绝对值,结果一样故后面只讨论前者,将其整理为;
从图象中可看出对顶角部分(无论阴影部分还是非阴影部分)是对称的,所以只讨论
①当与的投影均非负时,显然以与垂直是第一个分界线,则
则
因为,所以
由,即,则,所以最小值为11,最大值为16;
②当与的投影为负,与的投影为正时,显然以与垂直是第二个分界线,则
则
显然在第四象限,因,所以,即,故,
所以在区间上应单调递减,
故;
③当与的投影均为负时,则
所以
由①中,即
所以在区间上应单调递减
故;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16,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在平面向量的背景下转化为三角函数求最值,涉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表示,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使用,属于难题.
10.
【分析】
先求得的值,由此求得的值.证得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将转化为,根据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将转化为,结合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令,得.由于当时,,所以.故当时,.,由于为偶函数,所以.由,得,所以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当时,,所以.所以当,.得,故.所以当时,,所以.结合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画出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得(),对于任意成立.时,,解得,所以,即对于任意成立.当时,由得,由于在递减,所以;由得,由于在在递增,所以.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考查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综合性很强,属于难题.
11.
【分析】
由题意得,分类讨论作出函数图象,求得最值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原问题等价于,
当时,函数图象如图
此时,
则,解得:;
当时,函数图象如图
此时,
则,解得:;
当时,函数图象如图
此时,
则,解得:;
当时,函数图象如图
此时,
则,解得:;
综上,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最值求解,存在性问题的求解等,考查了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12.①②④
【分析】
先求得取得最大值时的值,再将点的值代入题目所给四个函数关系,由此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依题意,令①,当取得最小值时,取得最大值.
(i)当时,.
(ii)当时:由①去分母并化简得
,此方程有解,故,整理得,此一元二次不等式有解,所以,整理得,即,解得.
综上所述,所以的最小值为.
由,化简得,即,所以.
即当时,取得最小值,取得最大值.
将点代入①②③④进行验证:
①,符合;
②,符合;
③,不符合;
④,符合.
所以点满足①②④,不满足③.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二元分式型函数最值的求法,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难题.
13.
(1)增函数,证明见解析
(2)
(3),或,或
【分析】
(1)将已知变形得到,设,再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已知的条件,结合单调性定义即可证得结论;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得解;
(3)将已知变形为恒成立,设,对恒成立,即 ,解不等式组求得的取值范围.
(1)
已知,
变形得到, ,,
任取,且
则
,
由已知,
在上是增函数
(2)
因为 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3)
由 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对所有恒成立,
等价于对任意恒成立
设,对,恒成立,
,或,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根据函数的恒成立问题求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难点.
14.(Ⅰ),;见解析(Ⅱ)(ⅰ)见解析;(ⅱ)
【分析】
(Ⅰ)由a为奇数,b为偶数,可得为奇数,即可判断2019和2020是否属于集合;
(Ⅱ)(ⅰ)对于任意自然数p可表示为唯一一数组(,,,…,,…,),其中,1;,1,…,k,,使得,,1;,1,…,k,,考虑自然数p的个数即可得证;再证
,其中,1;,1;,1,…,k,,则.由反证法即可得证;
(ⅱ)考虑集合中元素为奇数,可为.
【详解】
(Ⅰ)由,得是奇数,
当,时,,
所以,;
(Ⅱ)(ⅰ)首先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p可表示为唯一一数组(,,,…,,…,),
其中,1;,1,…,k,,
使得,,1;,1,…,k,,
由于,
这种形式的自然数p至多有个,且最大数不超过.
由,1;,1,…,k,,每个都有两种可能,
所以这种形式的自然数p共有个结果.
下证
,
其中,1;,1;,1,…,k,,则.
假设存在中,取i最大数为j,
则
,
所以不可能.
综上,任意正整数p可唯一表示为
显然,,
满足,所以集合A,B互为“完美加法补集”.
(ⅱ).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以及其性质的探索,关键在于理解集合的新定义,运用整数集上的性质得证,属于难度题.
15.(1);(2)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理由见解析;(3)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最大值,最小值.
【分析】
(1)结合的单调性求得函数的最小值,结合此时的值求得.
(2)结合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
(3)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进行合情推理.结合的单调性求得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详解】
(1)依题意可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是,则,故.
(2)设,.
当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当时,,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又是偶函数,故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3)可以把函数推广为(常数),其中n是正整数,当n是奇数时,函数在在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当n是偶数时,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
因此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所以,当或时,取得最大值;当时,取得最小值.
【点睛】
能顺利解决本题的源头是函数和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因为各小题都是由函数引申出来的研究学习性问题,也就是说在学习各类函数的过程中,对最为原始、最为基本的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必须掌握牢固、理解透彻,有助于解决各类函数难题.
16.(1),;(2);(3).
【分析】
(1)由题意,表示出,分析其单调性即可.(2)由得:,即,令,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函数在上的图象,数形结合即可;(3)将题目转化为对任意的恒成立,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
(1)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在时减函数,在时是增函数,
所以当时,的最小值为.
(2)当时,函数
当时,,
由得:,即,令,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函数在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两个函数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即在上有唯一零点.
(3)当时,,由,得,
所以且对任意的恒成立,
即对任意的恒成立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取最大值.
而在上的最小值为
①
②
③,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段函数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难度较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