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免疫与健康 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免疫与健康 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03 21: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免疫与健康
一、选择题
1.科技部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 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C.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2.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蛋白质控制
D.接种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3.下图反映了人体内的某种生命活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吸水 B.免疫反应 C.受精过程 D.反射活动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
C.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5.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间之间的关系,则表中各概念与图相符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6.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
A.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B.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D.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7.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
B.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
D.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产生免疫作用
8.大多数人自身具备健康的免疫系统,但也有少数人可能会存在各种免疫方面的疾病。下列四种生理反应: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依次属于( )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
9.HIV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病毒。下列关于HIV说法正确的是( )
A.HIV是传染源
B.HIV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洁身自爱是预防HIV感染的方法之一
D.HIV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10.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产生这种作用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抗原 D.血小板
1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有特异性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
12.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二、简答题
13.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消毒是预防甲型H7N9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
(2)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
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7N9流感中更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明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引起肺炎的细菌在人体内的增殖方式为 生殖,其营养方式的类型为 型。
(2)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发生__ ____作用使发热病人在__ _____中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
(3)体温升高对人有利的方面是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如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抑制某些对温度敏感的病原体的增殖等,以上这些有助于康复的免疫反应属于 免疫。
(4)小明康复后用A型和B型血清对17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8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10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4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和O型的总人数为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5.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其原因是: ,这一现象属于 免疫。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它进入羊体内作为 起作用。
16.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类型HPV病毒引发的癌症,并可以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去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九价HPV疫苗在我国上市。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米看,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________。
(2)接种该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3)以下是疫苗的相关信息:
①该疫苗以HPV病毒外壳蛋白为基础,其表面构造、形状和大小均与感染性HPV病毒类似,但无病毒DNA,但人体免疫系统会将它误认为是HPV,产生针对HPV的抗体。
②HPV疫苗在体内的抗体水平至少可维持4年。
③在九价宫颈癌疫苗效力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发现它的保护有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一次注射,终生有益。
B.宫颈癌疫苗不是病毒,没有感染性。
C.HPV疫苗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D.HPV疫苗不是100%有效,接种人群仍然有可能患宫颈癌。
17.永嘉瓯北患者在某诊所治疗后集中出现的感染事件引起社会关注。2月25日,疾控中心相关专家针对此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确认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目前已知感染人数为17人,均是中医针灸诊所治疗时感染所致。
(1)结核分枝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其所需的能量也是通过 作用而释放产生的;
(3)防疫专家指出,使用时要严格对针灸器械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18.资料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与HPV(一种DNA病毒)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为此,科学家研发了HPV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HPV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_____。
(2)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
19.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2015年4月14日,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____进行排斥和抵抗。
(2)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_____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____的结果。
20.刘明同学打开水时不慎烫伤了脚,因处理不及时而感染,后经医生诊断,对刘明同学进行输液治疗。
(1)刘明同学的脚受烫伤而感染,原因是皮肤受损,人的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2)药液进入刘明同学手背的小静脉后,通过血液流动到达脚部患处,需要经过心脏2次,其中第1次将药液送入心脏的血管是______。
四、探究题
21.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18世纪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丧生,即使有人幸存,也会在脸上留下疤痕。英国医生琴纳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他还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奶牛挤奶,也会被感染而起小脓疱,但很快就痊愈了,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琴纳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尼姆斯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从未患过牛痘或天花的8岁男孩菲普士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二个多月后,琴纳从正患天花的病人的痘痂上取出一些脓液,注射到菲普士的身上,竞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两年之后,琴纳又找到了一个患牛痘的挤奶女工,他把上述实验重复做了一遍,结果再次证明,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实验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琴纳在研究解决天花病时: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他猜想正确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两年之后琴纳还要再重做一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一故事,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C
6.A
7.C
8.B
9.C
10.B
11.C
12.C
13.600g ③ 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
14.(1)分裂,异养 (2)无氧呼吸,大脑 (3)非特异性 (4)7
15.(1)绵羊体内有抗体、特异性(2)抗原
16.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 B,D
17.(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呼吸 (3)切断传播途径
18.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
19.抗原 抗药性 自然选择
20.(1)非特异性免疫;(2)上腔静脉
21.(1)怎样使人不患天花(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
(2)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3)实验
(4)小男孩被注射天花的三病人痘痂中的脓液,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5)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6)科学在于发现(其他合理解释均给分)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