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巩固提升(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巩固提升(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03 20: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前预习
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除______________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____________特征显著。
2.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二、大河众多的亚洲
3.________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_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4.亚洲水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_______状,形成从_______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二是______流域面积广大。
三、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5.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________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__的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________,有的甚至出现________增长,人口________现象较为严重。
精巧点拨
1.亚洲的季风气候
表6-1-2
季风 源地 风向 利弊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风、西南风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冬季风 亚欧大陆内部 西北风、东北风
2.欧洲的气候特征: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同步训练
知识点①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 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热带沙漠气候
B. 苔原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2.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的地方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地方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地方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地方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了亚洲气候的哪一种特点 (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C. 季风气候显著
D.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3.图6-1-7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1-7
A. ②③④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
B. 按照④→⑧→⑦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
C. 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 ③⑥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6-1-8),完成4~5题。
图6-1-8
4. 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地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处终年温和湿润,水草丰美 ②乙处夏季高温多雨 ③丙处气候湿热,传统交通工具是船 ④丁处农业生产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下列照片符合丙处自然景观的是(  )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6-1-9),完成6~7题。
图6-1-9
6. ①季风水汽主要来自(   )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7. 下列关于亚洲季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季风盛行时,降水较少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D.亚洲东部和南部受季风影响最明显
8.读图6-1-10,下列关于伯明翰、汉堡两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6-1-10
A.降水集中于夏季
B.气温的年较差大
C.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D.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知识点② 大河众多的亚洲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读亚洲文明发祥地略图(图6-1-11),完成9~10题。
图6-1-11
9. 亚洲文明发祥地具有的共同自然地理优势有(  )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处大河中下游地区
③地处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下列有关亚洲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长江发源于亚洲中部
B. 黄河的汛期出现在冬季
C. 两河流域是指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D.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注入地中海
11. 受地势影响,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西向东流 B. 没有明显规律
C. 向四周呈辐射状入海 D. 自南向北流
读图6-1-12,完成12~14题。
12. 下列描述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
A.发源于大陆边缘
B.河网呈放射状
C.河流都自西向东流
D.无内流区分布
图6-1-12
13. 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 地表植被
C.气候 D. 海陆位置
14. 下列“河流—流向—流入海洋”的组合,正确的是(  )
湄公河—自北向南—阿拉伯海
B. 黄河—自西向东—太平洋
C. 鄂毕河—自北向南—北冰洋
D. 印度河—自北向南—孟加拉湾
知识点③ 亚洲的人口和国家
15. 下列关于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稀疏的地区
B. 欧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较稠密
C. 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D. 欧洲地区老年人口比例低
读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图6-1-13),完成16~17题。
图6-1-13
16.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
①东亚 ②南亚 ③西亚
④中亚 ⑤欧洲西部 ⑥欧洲东部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③⑥
17. 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主要是因为(   )
A.人口稀疏,缺乏劳动力
B.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人口不足,增长较慢
D.人口众多,增长较快
18. 读亚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图6-1-14)和亚洲传统民居景观图(图6-1-15),完成下列问题。
图6-1-14
图6-1-15
(1)亚洲西隔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甲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乙 海峡与欧洲相邻。
(2)图中③地在12月22日前后会出现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3)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图中①处分布有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填序号)处。
(4)图6-1-15所示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属于①气候区的是 ,属于②气候区的是 。(填字母)
(5)图中⑤气候的特征是夏季 ,冬季 。
素养提升
中亚种植棉花的历史已经有2 000多年,拥有世界最多的棉花品种,也是世界上棉花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目前中亚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棉花净出口地区。中亚地区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图6-1-16示意中亚地区。
简述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答案
课前预习
一、1.寒 温 热 温带海洋性 大陆性
2.东 南 3.长江 澜沧江 4.辐射 中部 内流
二、5.多 低 零 负 老龄化
同步训练
1.C 2.A 3.C 4.D 5.B 6. B 7.A 8.D 9.C 10.A
11. C 12.B 13.A 14.B 15.B 16.A 17.D
18.里海 土耳其 极夜 温带大陆性 热带季风 4 A C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素养提升
地处温带内陆,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地形较为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