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1.1 物质的变化
知识大纲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1.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有颜色变化 B.有气体生成 C.有光和热产生 D.有新物质生成
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蜡烛燃烧 C.粮食酿酒 D.水结成冰
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第5题图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硫酸铜晶体,加热后,发现试管口有水滴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等试管冷却后,向该试管中滴入几滴蒸馏水,发现试管底部的固体又变蓝色,继续加足量蒸馏水,蓝色物质全部溶解。通过观察和实验,该同学寻找到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 )
A.硫酸铜晶体颗粒变小了
B.白色粉末能溶解在水中
C.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D.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
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有关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定不同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8.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酒精易挥发 。酒精易燃烧 ,可以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9.下列描述: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④氧化铜为黑色;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不可燃;⑧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10.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11.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12.两种无色液体混合后,无任何明显现象,这说明两种液体( )
A.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
C.只发生化学变化 D.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13.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同类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杭州市的自来水不含任何杂质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体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14.(1)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这里描述的是二氧化氮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新闻报道《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了水可“引火”。该报道称:某月某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
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①根据上述信息,请从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的角度,说说你对乙炔气体的认识(各一条)。
组成: ;
化学性质: 。
②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 。
15.“神舟十一号”火箭升空如右图。
(1)“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摩擦产生高温,其外表材料在高温时会发生下列变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飞船温度。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标号)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分解
(2)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属于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