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氯及其化合物》课堂精点练习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和碱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该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2.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锡 B.硒 C.氧 D.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HF与SiO2反应,故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B.下列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SiO2SiCl4 Si
C.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4.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②饱和食盐水③水④NaOH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5.下列对氯气反应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气让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固体
D.钠与氯气燃烧会发出黄色的光
6.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甲闻氯气的气味
B.实验室用装置乙制取氯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氯气能支持H2燃烧
D.用装置丁除去尾气中的氯气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溶液变蓝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8.石棉是过去常用的保温、绝热、防火材料,但现已确认为致癌物质,并正在开发它的代用品。石棉的组成可用化学式CaMg3(SiO3)4。表示,其中Si的化合价是( )
A.+2 B.-2 C.+4 D.-4
9.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
A.Na2SiO3 B.Ag C.CaCO3 D.SiO2
10.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pH相同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11.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一种物质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硫酸 B.氢氟酸 C.盐酸 D.烧碱
12.实验室可用氯气和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装置如下: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开始时,先点燃_______处的酒精灯(填“A”或“D”)。
(5)D中反应开始后,收集器中有大量棕红色烟生成,反应结束后,将收集器及硬质玻璃管中的物质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溶液未变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3.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生石灰
(2)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3)用Na2SiO3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Na2SiO3可用作______。Na2SiO3可通过SiO2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高温熔融纯碱时下列坩埚可选用的是___。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瓷坩埚 D.铁坩埚
(4)工业上常利用反应2C+SiO2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B
7.A 8.C 9.D 10.D 11.B
12.(1)分液漏斗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使氯化铁潮解
(4)A
(5)Fe+2Fe3+===3Fe2+
13.(1)D
(2)SiO2+2NaOH===Na2SiO3+H2O 氢氟酸
(3)防火剂 D
(4)C 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