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疫病
流行
消极
人口死亡
社会混乱
政治、经济变动
积极:医学和公共卫生进步
中国:中医药成就
西方:西医的发展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重点的传播、发展过程。
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
——莱德博格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一)概念:
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疫者,民皆病也。”——许慎《说文解字》
(二)疫病的爆发
一、历史上的疫病
(二)疫病的爆发
1.天花
时间 概况
古埃及时期
18世纪
中国清朝
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
肆虐欧洲,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死于天花
拉美西斯五世
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圣祖廷训格言》记载,康熙在其晚年曾说:“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16c美洲天花瘟疫
一、历史上的疫病
(二)疫病的爆发
2.鼠疫
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达30%-60%。
时间 概况
6世纪时
14世纪
地中海沿岸爆发,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欧洲鼠疫大流行,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严重饥荒。
欧洲黑死病蔓延
“鸟嘴医生”: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
一、历史上的疫病
(二)疫病的爆发
3.其他疫病
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
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导致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一、历史上的疫病
(二)疫病的爆发
1361—1363年欧洲境内第二次大规模鼠疫爆发,年轻人似乎更容易被这次瘟疫夺去生命,欧洲又损失了自己总人口数的10%—20%。此后1369—1371、1374—1375、1380—1390年在欧洲境内多次复发……1369年后,黑死病的重要特征不再是它所带来的高死亡率,而是鼠疫周期性爆发的次数,通常黑死病会在5—10年内爆发一次。15世纪以后以地方病的形式在欧洲一直肆虐到了18世纪。
——李晓光:《黑死病与14—15世纪欧洲社会历史的变迁》
以黑死病为例,归纳疫病爆发的特点:
①频繁性、周期性;②时空分布不均衡;③突发性、持续性
④危害大、范围广;⑤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材料二:现代人口学家对染病的广大地区的全面估计,欧洲人口8000万中死亡2400—2500万,即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恣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通奸、盗窃,已成通常之事。
——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疫疾为人类带来的最为直接的灾难是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中国历代老百姓被疫病夺去生命的总数是无法算清楚的。一场疫病死去数十万、数百万人,在古书中每个朝代都曾出现过。而更多的时候古人笼统地以“死人无算”、“道騹相望”、“疫死者几半”等词概括过去。每场鼠疫等凶恶疫病爆发过后,其高死亡率阴影笼罩整个社会,甚至在数十年里也难以磨灭,使得人们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 ——张剑光《三千年疫情》
大量人口死亡,社会秩序混乱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三)疫病的影响
材料三: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旱灾,白水农民王二揭竿酿成明末农民起义,华北社会复陷入一场新的大动乱当中。 ……战争中人口大量死亡,旱灾又使得华北大部分地区陷入饥馑,军队的征战不断将疫情沿途传播,形成明末鼠疫扩散的动力之一。……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威胁统治,导致王朝更替
材料四:城市中的无技能劳动者也因死亡而变得短缺,因此他们索要比瘟疫前高得多的工资。有些人来自其他城镇,但许多来自周边农村,任由田地庄稼荒芜。这是遍布欧洲,从都柏林到诺夫哥罗德的城乡移民潮的一部分。当然这伤害了地主,他们的田地和庄稼无人打理。 ——约瑟夫·伯恩《黑死病》
生产停滞,劳动力紧缺
材料五:虽然清扫街道、收集垃圾、清理下水道、掩埋尸体、管理食品销售和对船只进行隔离的社会努力,对阻止瘟疫的传播所起的作用很小,但从护理麻风病人延续下来的公共卫生意识得以加强。鼠疫后宗教精神的复苏带来了一股新的慈善热潮,一批教会和世俗医院建立起来;一些护理病人的宗教规则被颁布。 ——肯尼思·基普尔《剑桥人类疾病史》
公共卫生意识加强
材料六:在黑死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已经使得人们对其产生怀疑,而黑死病后出现的这种局面更使得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为新的思想观念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尽管文艺复兴的促成不可能是黑死病爆发的结果,但是后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前者提供了某种思想的准备和基础。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新观念和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兴起
3、疫病的影响
(1)政治:重要历史人物丧命,威胁政权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发生,导致王朝更替。
(2)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饥荒时常发生。
(3)文化:冲击了旧的思想秩序,促进了新思想的萌芽。同时由于社会混乱,宗教变得更加活跃。
(4)社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大量人口死亡,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同时,为了防疫,公共卫生意识加强。
(5)军事:瘟疫横行使得士兵大量死亡,导致战败;军队行军将疾病传播到各地;因战乱出现的难民流动,扩大了疾病传播范围,使疫情更加严重。
黑死病推动文艺复兴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三)疫病的影响
材料一: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死亡枕籍,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明通鉴》
材料二: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材料三:在黑死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已经使得人们对其产生怀疑,而黑死病后出现的这种局面更使得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黑死病导致)大批官员死亡,使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都陷入瘫痪状态中。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悠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通奸、盗窃,已成通常之事。
——选自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消极
(1)健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经济、政治:导致经济政治变动
①古希腊 伯里克利;②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导致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
③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思想:疫病带来精神冲击,出现信仰危机
(4)社会:社会秩序混乱
(5)军事: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疫病传播范围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三)疫病的影响
材料一:这场瘟疫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教会失去了精神上的权威……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
——选自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黑死病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
——选自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2.积极
(1)思想:新思想孕育和传播,如人文主义思想
(2)医学:客观上促进了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历史上的疫病
(四)疫病防治措施
1.古代
(1)重视公共卫生
措施 作用
古 罗马 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对疫病的预防起了一定作用
中国古代 ①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②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汉长安城地下3米处巨型排水涵洞
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避免恶性循环;限制出入黑死病疫区;禁止和疫区进行贸易和人员往来。
——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
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
——《本草纲目》水部
一、历史上的疫病
(四)疫病防治措施
1.古代
(2)探索防治疫病的方法
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中国古人发明了人痘接种
一、历史上的疫病
(四)疫病防治措施
1.古代
(3)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 《汉书·平帝纪》
空间 措施
古代中国 ①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②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 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
一、历史上的疫病
(四)疫病防治措施
2.近代控制疫病传播的医学成就
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
②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
③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二、中医药的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中医药成就
1.中医学成就
(1)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时间 成就
战国
战国至 西汉
东汉晚期
唐朝
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
望: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
闻: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病人的气味;
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
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黄帝内经》 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后汉书·华佗传》
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张仲景
“药王”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
二、中医药的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中医药成就
1.中医学成就
(1)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2)方法:针灸
针灸铜人是宋代医学教学模型。天圣五年(1027),在尚药奉御官、针灸专家王惟一主持下制作完成。计二个。铜人系青年裸体式,长短大小与真人同,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据王惟一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旁用金字标明穴位名称。奉宋仁宗旨令,一个针灸铜人置宫中,供鉴赏;一个送医官院,作为针灸教学模型和测试医学生及医人针灸能力的工具。
二、中医药的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中医药成就
1.中医学成就
2.中药学成就
时间 成就
唐朝
明朝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收入药物
1892种
新增药物
374种
收入医方
11096个
插 图
1000多幅
字 数
190 万字
记述内容
性、味、主治、用药法则、方剂、配伍、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二、中医药的成就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的新生
1.创新
2.传承
3.成就
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总结临床经验,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1)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2)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等领衔的最新论文聚焦中成药连花清瘟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疗效。它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1)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国外运动员使用中医的拔火罐方法进行治疗
【知识拓展】中医药的特征
①重视临床经验;
②辩证施治,药食同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③独特的医学遗产:针灸、推拿;
④大量典籍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一)西医的发展
1.特点:
2.成就
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称《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2)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3)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二)西医传入中国及发展
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
(西学东渐)
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有哪些?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二)西医传入中国及发展
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
(西学东渐)
具体表现
西式医院 建立 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 陆续被引入中国
西医院校 建立 它们把 结合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
教学、科研与临床
北京协和医院,原为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教会医院。
中国第一间西医医院
1914年湘雅医学院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二)西医传入中国及发展
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
(西学东渐)
具体表现
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 ①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②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历史上
的疫病
天花
鼠疫
黄热病
流感
斑疹伤寒
影响
消极
健康:给人们健康带来威胁
政治、经济:政治、经济变动
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
军事:军队战斗力降低,扩大疫病传播范围
社会:社会秩序混乱
积极
思想:新思想孕育和传播
医学:促进了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的成就
西医的发展和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