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②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③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④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独立的呼声高涨。
(2)历程
①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②《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世纪,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进程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8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攻占巴士底狱(油画)
③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4)意义: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拿破仑加冕
【拓展提升】 17世纪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1)形式:暴力革命。
(2)代表: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原因:共同原因都是其本国内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意义: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革命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独立地位,法国大革命则促进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发展。
议会
选民
英王
内阁
上院
下院
多数党组阁
任命
首相
负责
监督
形式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权等
行政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1)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
参众两院
立 法
联邦法院
司 法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弹劾权
司法审查
制衡
(2)实行三权分立构建中央政府
行政权归于__________;
立法权归于______;
司法权归于________;
2)、评价1787年宪法
进步性:
A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C调和了美国国内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
A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封建
专制
君主
立宪
共和制
帝制
政体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1875年,一票共和
3、法国共和制
议会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行政权)
(行政权)
多数票选出
可在参议院同意的
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任命(众议院同意)
负责
参议院
众议院
法国共和制结构示意图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
合作探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家
背景
内容
影响
俄国
意大利
德意志
日本
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等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创制法律、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积极:巩固统一,促进国家发展;
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民族危机
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快速发展,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0年统一
1762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748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美国
联邦宪法
1787
法国大革命
1789
18世纪中叶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天赋人权 平等 自由 法治 权力制衡……
1689
洛克
《政府论》
光荣革命
1688
付诸实践
政治
理念
1 7 — 1 8 世 纪
不断完善
思考:请从上面材料提取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述。
社会形势
时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不断上升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课堂检测
1.《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利不断扩大
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议会的权利扩大;《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可见,A和B项错误,D正确。民主共和制是美国政体形式,C错误。
2.英国通过《1832年改革法案》,改变了下议院由贵族保守派独占的状态,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这说明1832年改革
A.解决了不同集团权益之争
B.强化了议会至上理念
C.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扩大了下院选民基础
【答案】D
【解析】材料“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中产阶级被选入下议院,扩大了下议院的选民基础,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解决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C项。
3.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按照《王位继承法》,德意志汉诺威的王公乔治一世继任英国国王并在英国统治了13年。他不会说英语也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得到尊重
B.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出现良机
C.对王权的限制获得了重大进展
D.“责任内阁制”政府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放于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表明,乔治一世安心于“统而不治”,这就为“责任内阁制”政府的建立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B项正确。乔治一世入主英国是按照《王位继承法》,并非根据传统,A项错误;C项中“获得了重大进展”材料不能说明;D项材料不能反映。
4.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排除A项。联系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判断D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
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专制统治,但并无意发动激进的变革,如改朝换代或建立共和国。而从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因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就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拥戴二人为王有助于加强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其它选项决不是目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