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统 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已学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相关数据的特点。
难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在统计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归纳总结:(1)统计活动要经历确定任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过程;(2)经过整理后的数据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在统计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平均数,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二、知识梳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1。
1.交流收集的信息,并说说收集信息的方法?
师说明:收集数据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上网查询数据,或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多媒体中获取数据。
2.教师用课件出示收集的信息,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学生自读我国运动员在第26~30届奥运会上获奖信息。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3)指名汇报,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填写完整统计表。
3.让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利用教材上的表格,制成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指名展示结果。
第26~30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
获金牌和银牌情况统计图
第26~30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
获金牌和银牌情况统计图
5.提问:结合统计图的特点,说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图后回答:
(1)从条形统计图中明显看出2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最多,27届奥运会银牌数最少。
(2)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第26~29届奥运会金牌数呈上升趋势,第27~30届奥运会银牌数呈上升趋势……
追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①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对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
②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拓展:除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我们还学习了扇形图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反应变化趋势。
6.想一想,在这个统计活动中经历了哪些过程?
学习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收集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出示教材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家中上月家庭的用电情况,并填写完整统计表。
(2)学生独立计算本组同学上月家庭的平均用电量。
(3)小组代表汇报,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先算出组内同学上月家庭的用电总数,然后用“组内同学上月家庭的用电总电量÷组内同学人数=本组同学上月家庭的平均用电量”计算出平均用电量)
师说明: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完成教材第10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时,及时指导、点拨、纠正。
(2)集体交流订正。
“学法交流”的播放时间:2×(1-20%-30%-15%)=0.7(时)=42(分)
“特长展示”比“音乐展示”多:(20%-15%)÷15%≈33.3%
师说明: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里的扇形面积占圆的总面积的多少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1.收集数据的途径很多,如:上网查询数据,或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多媒体中获取数据等。
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容易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生活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板书
第12课时 统 计
条形统计图:便于对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
折线统计图: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扇形统计图:便于呈现总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