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9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4 09: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 课时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2.加深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判断、分析、概括、动手操作等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议一议”。
提问: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2.教师用课件出示表格:
名称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
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圆
周长公式
文字
公式
字母
公式
面积公式
文字
公式
字母
公式
  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汇报,教师课件出示汇报内容。
3.说一说:上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清楚地表示出这六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小组讨论、整理、操作。
(2)小组代表展示这六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图。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整理。
二、知识梳理
(一)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2,并提问: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指名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和所对应的高的长度。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测量,并进行记录。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学生独立计算出面积。
4.指名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订正。(学生的计算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质疑:为什么计算出的面积有所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测量时会有误差)
(二)量一量,算一算
1.出示教材第91页“课堂活动”第1题。
(1)让学生同桌合作,估一估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学生三人一组,分工测量有关数据并进行计算。
三角形应测量三角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和相应高的长度;梯形应测量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半圆应测量它的直径(或半径)的长度。
(3)小组内交流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并订正。
师说明:在测量时会出现误差,因此计算出来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2.出示教材第92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上前展示交流。
师说明:只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提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二”第10题。
(1)学生先估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学生独立测量出有关数据并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1)思考:怎样计算图形的面积?
(2)学生思考后回答。
思路1:在图中做一条与10厘米线段平行的辅助线,把图形分成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上底长10厘米,下底长12厘米的梯形。
思路2:在图中做一条与8厘米线段平行的辅助线,把图形分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底长2厘米,高长3厘米的三角形。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出结果。
(4)指名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方法1:5×10+(12+10)×(8-5)÷2=83(cm2)。
方法2:10×8+(12-10)×(8-5)÷2=83(cm2)。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复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第9课时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