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课时 统计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以及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及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身体也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学的统计知识来展示在这6年的小学生活中身高的变化吧!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教材第59页例题
1.汇总收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完成教材第59页的统计表。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出组内同学各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并填写在统计表的合计一栏中。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1)思考:要汇总计算全班的平均身高,我们该怎样合理安排,如何应用各组整理的数据。
(2)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先算出自己小组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再汇总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身高总数,最后求出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4.绘制统计图。
(1)想一想: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全班同学一至六年级平均身高比较合适,为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明确:
①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与总体间的关系;
②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
③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说明:根据以上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
(4)学生绘制统计图。
①学生独立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②教师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交流。
5.看图、表分析。
(1)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并说一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提示:通过观察发现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增长的关键时期是何时,你有什么想法?
(2)反馈交流。
6.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0页第(4)题。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订正。
(二)议一议
1.如果将全班同学按六年级时的身高分成5组,你将怎样分?怎样表示分组统计的结果?
2.对全班六年级时的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整理、分析?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得出结论:每10厘米一组,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归纳总结:选用哪种统计图,要根据数据的要求和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已知各组数据的具体数值用条形统计图;已知各组数据所占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已知数据的明显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六”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指名汇报,并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2.完成教材第62页“练习十六”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点拨。
(2)集体订正。
师说明: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一般情况下,已知各组数据的具体数值用条形统计图;已知各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已知数据的明显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教学板书
第3课时 统计综合应用
一般情况下:
已知各组数据的具体数值用条形统计图;
已知各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
已知数据的明显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