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实验: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学科素养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实验: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学科素养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5 08:4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实验:测量金属的电阻率 学科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电阻率的大小反映了导体材料导电性能好坏,但一般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下列对半导体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半导体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可以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对于这两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B.采用(乙)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C.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甲)图
D.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乙)图
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B.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和I的值,然后求出电阻平均值
C.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整根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长度平均值
D.实验中电流强度大小可不加要求
4.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为3kΩ,读数为3V;电流表内阻为10Ω,读数为4mA.待测电阻R的真实值等于 ( )
A.750Ω B.760Ω
C.1000Ω D.1010Ω
5.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6.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 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若使用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哪点
A.b点 B.c点 C.d点 D.b点和c点都可以
7.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Rx ,用甲、乙图所示的电路各测试一次,依图甲测得的数据是U=2.00 V,I=1.00 mA,依图乙测得数据是U ′=1.90 V,I ′=2.00 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甲方法更好,因为甲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真实值应小于2000Ω
B.选用乙方法更好,因为乙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真实值应小于950Ω
C.甲电路的电流I和乙电路的电压U′都是准确值,所以电阻的真实值为1900Ω
D.甲测得阻值为2000 Ω,乙测得950Ω,所以电阻的真实值应该为1475Ω
8.为测量“12V 5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0~0.6A、0~3A,内阻约为0.2Ω);电压表(量程0~3V、0~15V,内阻约为15kΩ);滑动变阻器(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以下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9.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时,可以选用如图甲或乙所示的两种电路,其中Rx为待测电阻.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能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x的电流
B.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x的电流
C.选用甲图测得Rx的阻值大于其真实阻值
D.选用乙图测得Rx的阻值等于其真实阻值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让电压表的一端接在a点,另一端先后接到b点和c点,他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而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与电流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
B.电阻R与电流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
C.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
D.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
1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分别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实验中的采用的电表不是理想电表,导致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接a,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Rx的测量值小于它的真实值
B.若S接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Rx的测量值小于它的真实值
C.若S接b,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Rx的测量值小于它的真实值
D.若S接b,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Rx的测量值大于它的真实值
12.如图所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为,内阻为,测量时发现电压表的量程过小,在电压表上串联一个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最后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关于的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 B.等于
C.大于 D.等于
1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14.伏安法测电阻中,待测电阻、伏特表、安培表可以采用下面两种连接方式进行测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甲乙图的合理选择得到消除
B.甲图是电压表测量误差,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
C.乙图是电流表测量误差,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
D.电流表内阻约几欧姆,电压表内阻大于,测金属丝电阻率,用乙图的连接方式较好
15.图中,考虑两表内阻的影响,用两表示数算出的R测=(  )
A.比R的真实值小 B.比R的真实值大
C.引起误差的原因是U偏大 D.引起误差的原因是I偏小
二、解答题
16.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某市对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质量进行了抽测,结果发现有不少样品的电导率(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是检验纯净水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合格。
(1)你认为不合格的纯净水的电导率是偏大还是偏小?
(2)为了方便测量纯净水样品的电阻,将采集的水样装入绝缘性能良好的塑料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两端用金属圆片电极密封,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测量纯净水样品电阻的电路,注意合理选择电表的量程。
17.实验中会存在误差,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与真实值之比叫做相对误差,即。如图所示为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的部分电路、某次测量中测得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不考虑偶然误差的影响。
(1)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求电阻的测量值;
(2)已知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求电阻的真实值;
(3)求此次测量的相对误差,(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D.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D错误;
BC.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D.采用(甲)图时,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则电压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可知,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大,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甲)图,选项AD错误;
BC.采用(乙)图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可知,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乙)图,选项B正确;C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金属丝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与电流表内阻可以比拟,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错误;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B正确;
C.应测量出金属丝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测整根金属丝长度,故C错误;
D.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为尽可能保持电阻率不变,应尽可能保持温度不变,所以实验中应控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不要太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时电流不能太大,以避免金属丝温度发生较大变化而使实验误差较大,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实验误差分析,对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偶然误差,往往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
4.C
【详解】
电阻R的测量值
,
电阻的真实值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所以,即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



故选C。
5.A
【详解】
A.应测量出金属丝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长,故A错误;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B正确;
C.金属丝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电压表和金属丝并联,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C正确;
D.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为保持电阻率不变,应保持温度不变,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
6.B
【详解】
试题分析:因电流表内阻接近待测电阻,故若用内接法误差很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端应接在c点;故选B.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问题;要掌握测量电路的选择方法:当待测电阻阻值较大时,用电流表内接误差较小;而当待测电阻值比较小时,用电流表外接误差较小;此题是基础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的基本能力.
7.A
【详解】
电流相对变化为
电压相对变化为
对比可知电压表分流对实验影响大,所以应选择电流表接法(图甲),被测阻值为
由于电压表的读数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则测量值偏大,即真实值应小于,故选A。
8.A
【详解】
依题意,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小电珠的电阻
远远小于电压表的电阻,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选A。
9.B
【详解】
A.甲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电压表与Rx的电流,故A错误;
B.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x的电流,故B正确;
CD.根据欧姆定律,采用甲图时,测量值
真实值应为
比较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采用乙图时,测量值
真实值
比较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方法可以用口诀“大内偏大,小外偏小”来判定,注意引起误差的根源是解题的突破口。
10.C
【详解】
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压表分流效果明显,而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分压效果不明显,则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
故选C。
11.B
【详解】
试题分析:若S接a,电流表外接,电压表分流,即电流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根据可得导致Rx的测量值小于它的真实值,A错误B正确;若S接b,电流表内接,电流表分压,即电压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根据可得导致Rx的测量值大于它的真实值,CD错误;
考点: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
12.A
【详解】
电压表与电阻串联,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电压的倍,电压表示数为,则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为
电阻的测量值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测量值偏大,
由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电阻的测量值为,则大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AC
【详解】
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应该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尽量减小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故选AC。
14.BD
【详解】
A.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为系统误差,通过甲乙图的合理选择得到变小,而不能消除,故A错误;
B.甲图是电流表分压导致电压表测量偏大,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故B正确;
C.乙图是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表测量偏大,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D.电流表内阻约几欧姆,电压表内阻大于,测金属丝电阻率时电阻较小,满足,选择小外偏小,用乙图的连接方式较好,故D正确;
故选BD。
15.BC
【详解】
图中采用的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U比R两端的电压大,由欧姆定律
可知R的测量值大于R的真实值,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6.(1)偏大;(2)
【详解】
(1)不合格的纯净水中含有较多的离子,导电能力好,电阻率偏小,电导率偏大。
(2)容器内水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得多,为了使电表指针有较大的偏转,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容器内水的电阻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所以采用内接法;电源的电动势是12V,为了使电压表指针偏转三分之一以上,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15V;电路如图所示
17.(1)15Ω;(2)14.7Ω;(3)2%
【详解】
(1)电阻的测量值
(2)电阻的真实值
(3)此次测量的相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