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课时 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难点:能合理、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小数加法的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有哪些加法运算律?
学生预设(教师相应板书):
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2.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7+24=24+
(134+28)+77=134+(+)
学生根据刚才的复习能够很快地运用运算律填空。
3.知识迁移。
在整数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小数加法中有没有运算律呢?(板书课题:小数加法简便运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例3。
(1)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3情境图。
①要求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图意。
师:王伯伯和他的儿子来到了种子展销现场。他们在现场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他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后指名回答:求一共用了多少元就是把所用的钱相加。
③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5.5+2.76+14.5
(2)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①请同学们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②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不同的算法。
在多数同学都完成的情况下,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算法一:
5.5+2.76+14.5
=8.26+14.5
=22.76(元)
算法二:
5.5+2.76+14.5
=5.5+14.5+2.76
=20+2.76
=22.76(元)
③分别请板演的学生讲述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
④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这两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最后集体反馈。
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理由,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观察数据特征,通过加法运算律,可以将小数凑整,使计算简便。
(3)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①连加算式,至少要选3个数。
②能进行简便计算,可以利用加法运算律凑整。
(2)学生尝试选数计算。
(3)小组合作交流选择的算式是否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4)指名汇报,并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
(1)学生先观察每个算式特点,说一说每个算式可以用什么运算律。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板演,全班交流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第10题。
(1)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2)想知道9号运动员跳多少米,需要先求出什么?
明确:先求出4号运动员跳多少米。
(3)学生独立计算解答。
(4)交流订正。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2页“思考题”。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把被减数百分位上的“9”看成“6”,实际上被减数比原数减少了0.09-0.06=0.03;减数十分位上的“3”看成“8”,实际上减数增加了0.8-0.3=0.5。因此与正确答案相差0.5+0.03=0.53。
(2)学生也可以通过列举几组减法算式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进行总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小数加法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要善于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板书
第2课时 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