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乘法的初步认识
难点名称 乘法的意义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难点教学方法 以引导观察法为主。 讲解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动态的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有过山车、小火车、小飞机等等,这些项目不仅好玩,还藏有数学问题呢? (2)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1)先来数一数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共有几架小飞机?(5架)。 3个3个的数,共有5个3。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3+3+3+3+3=15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每节车厢里有几人?(6人) 共有几节车厢,(4节)。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6+6+6+6=24并提问( )个6相加呢?4个6相加。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1)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列出的加法算式: 2+2+2+2+2+2+2=14 (3)汇报交流。 2+2+2+2+2+2+2=14 7个2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2)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7个)表示7个2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请仔细观察这几道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小结:这些都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5)想象一下如果过山车再长一些,有20节、50节呢?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又有什么感觉呢?这些算式书写起来非常麻烦,有没有一种简便的书写方法呢?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聪明的数学家创造出了一种简便的算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这种奇妙的算式,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写乘法算式。 ① 2+2+2+2+2+2+2=14 7个2相加和是14, 写成乘法算式是: 7×2=14,或2×7=14。 强调:2是相同加数,7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②引导读乘法算式。 7×2=14读作:7乘2等于14,2×7=14读作:2乘7等于14。 ③利用课件介绍教科书51页乘号的由来。 (3)自主改写其他加法算式,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 6+6+6+6=24 表示4个6相加得12, 写成乘法算式是: 6×4=24 或4×6=24。 ② 3+3+3+3+3=15 表示5个3相加得15, 写成乘法算式是: 3×5=15或5×3=15 (4)引导归纳乘法的含义。 ①观察、比较上面的这些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②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学以致用: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4+4+4=4×3 ( ) 2+2+2+2+2=2×5( ) 7 +7+5=7×3 ( ) 6+6+6+6=6×4 ( )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 1.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