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数数(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数数(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4 10: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 课时 数数(2)
教学目标
1.利用小棒、计数器,边摆边数、边拔边数,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数“翻坎数”的方法。
2.结合计数器上各数位上的珠子说出拨出的数的组成,认识数的组成是由不同数位上的数来决定的,体会位值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一”“十”“百”等计数单位数“翻坎数”,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在数“翻坎数”的过程中,理解计数的“十进”特点,会灵活运用0来占位。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生: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2.我说你拨: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让学生用小棒摆或用计数器拨,表示出这个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拨)的。这个活动也可以安排在同桌之间进行。
3.揭示课题: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数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中的知识。[板书课题:数数(2)]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用小棒从九十七数到一百二十。
①独立尝试。
请学生拿出小棒(每10根捆成一小捆,每100根捆成一大捆。请学生拿出一大捆,9小捆和零散的小棒若干)。
引导:你会从九十七数到一百二十吗?自己一边摆小棒,一边数一数吧!
学生各自摆小棒数数。
②小组交流。
引导:在小组内摆一摆,数一数,并向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学生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请学生到黑板前摆一摆、数一数。
当学生摆数到100时,提问:现在零散的小棒有多少根了,该怎样捆呢?
让学生认识到零散的小棒刚好有10根,要捆成一个小捆。这样一来,小捆的小棒又刚好有10捆,应该继续捆成一个大捆。
提问:这样能一眼看出有100根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因为小棒已经捆成了一个大捆,只要一十一十地数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100根。
让学生继续摆、数。
当学生再摆一根(101根)时,教师继续提问:现在有多少大捆,零散的有几根?一共是多少根?
质疑:数到现在,小棒的根数已经比100多1,这个数是101还是110呢,为什么?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引导:“十”的位置上1个也没有。让学生充分讨论“十”的位置上没有怎么办?这个位置占不占,由谁占?
引导:一百之后再数1个一的这个数,“百”的位置是几?(是1)“十”的位置是几?(是零)“个”的位置是几?(是1)所以这个数是“一百零一”。
质疑:一百零一之后再数1个“一”是多少?(一百零二)“一百”与“二”之间为什么用“零”表示?
……
一直数到一百二十。
④复习巩固。
师生一起一边摆小棒,一边从九十七数到一百二十。
(2)在计数器上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一十。
①出示标有“个、十、百、千、万”的计数器,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七,并说出这样拨的理由。
学生自主活动,在计数器上拨,将理由说给同学听。
引导:在“百”的位置拨上1粒珠子表示1个百;“十”的位置拨上9粒珠子表示9个“十”;“个”的位置拨上7粒珠子表示7个“一”。
②引导:一个一个地数就是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一”。一百九十七之后再拨上1个“一”(一定要在“个”上拨)就是一百九十八,再拨1个“一”就是一百九十九。
师生互动:你拨我数。
③质疑:一百九十九之后再拨1个“一”是多少呢?怎样拨珠呢?
让学生自主活动,同桌互动交流,全班讨论。
引导一:一百九十九之后再拨1个“一”,即9个“一”添上1个“一”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拨去10个“一”添上1个“十”。
引导二:9个“十”添上1个“十”是10个“十”;10个“十”是1个“百”,拨去10个“十”添上1个“百”。
引导三:原来1个“百”,添上1个“百”是2个“百”,就是二百。说明:“十”与“个”的位置都没有,末尾不需要用“零”占位。所以:一百九十九之后再数1个“一”是“二百”。
④质疑:二百之后再数1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拨?
让学生充分讨论,认识1个“一”是在“个”的位置上拨1粒珠子,不能在“十”的位置上拨1粒珠子,前者是1个“一”,后者是1个“十”。
质疑:二百之后再数1个“一”是多少?二百与一的中间用不用“零”占位?为什么?
质疑:二百与二百零一比较,二百的“十”与“个”都没有,用不用“零”占位?二百零一的“十”的位置没有,用不用“零”占位?
师生一起继续数数,继续拨珠,直到二百零九。
引导:二百零九之后再数(拨)1个“一”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拨去10个“一”,添上1个“十”是二百一十。
引导:二百、二百零一……二百一十,强调二百、二百一十都不需要用“零”占位;二百零一要用“零”占“十”的位置。
⑤说说数的组成。
师生一边拨珠子,一边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一十。每拨一粒珠子,让学生说说现在计数器哪个数位上有几粒珠子,说这个数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2.教学例5。
(1)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
①引导:一十一十地数,你会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吗?在计数器上一边拨珠一边数一数。
学生自主探索数数方法后,请学生上黑板展示给同学们看,教师引导思考:在哪一位上拨珠子?(十位)在十位上拨一粒珠子,数就多了多少?(10)
数到九百九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再往后数,同样在十位上拨一粒珠子,这时十位上有几粒珠子?
引导:十位上已经有了十粒珠子,该怎么办?(十位上满十,要向百位进一。所以要将十位上的十粒珠子退回去,再在百位上拨一粒珠子。)
引导:在百位上拨一粒珠子后,百位上有几粒珠子?这时又该怎么做呢?(百位满十,要向千位进一。所以要将百位上的十粒珠子退回去,再在千位上拨一粒珠子。)
引导:一千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强调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教师拨计数器,师生共同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每数一个数,让学生结合计数器说说该数的组成。
拨、数完后,让学生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上填写完成。
(2)从一千九百数到二千零一十。
①教师出示探索要求:借助计数器自己一边拨一边数,同时说说自己拨出的数的组成。
学生自主探索。
②突出“满十进一”。
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数数。当拨到一千九百九十时,质疑:再接着往下一十一十地数,该在哪位上拨珠子?
引导:在十位上再拨一粒珠子后,十位上有多少粒珠子?有十粒珠子后该怎么办?(将十位上的珠子拨回,再在百位上拨一粒珠子。)
引导:这时百位上有几粒珠子,该怎么办?(将百位上的珠子拨回,在千位上拨一粒珠子。)
③出示表示一千九百、二千零一十的计数器,让学生结合计数器说说数的组成。
同桌互动: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数,请同桌说说拨出的数的组成。
3.小结:在数数上,特别要注意遵守“满十进一”的原则,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课堂活动”。
1.一个一个地数,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数)
2.一十一十地数,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数)
3.一百一百地数,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各小组接龙数)
4.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知道“满十进一”,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2.知道了数的组成。千位上有数字几,表示几个千,如此类推。
3.学会了数数。
教学板书
第2课时 数数(2)
满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