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汉武帝为了纪念他手下的一位大臣,曾经把所有派往西域的使者称为博望侯,以取信于西域各国。这位著名的大臣是( )
A.张骞 B.卫青 C.霍去病 D.玄奘
2.丝绸之路的南线自葱岭向正南通向( )
A.阿富汗 B.印度 C.大食 D.波斯
3.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使中国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A.郑和七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政府大力推广
4.如图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
A.儒学深刻影响佛教发展 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
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 D.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
5.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6.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下图),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A.印象派画风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C.中国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7.嘉峪关墓葬壁画研究成果表明,魏晋时期,西域人与中亚、波斯的交流并未中断。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认为在汉末直到魏晋,由于西域再一次远离中央王朝的控制,丝路断了。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壁画的史料价值高 B.对丝路缺乏全面了解
C.由于狭隘的民族观 D.史学家缺少科学手段
8.无线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伦敦的茶叶或芝加哥的小麦价格迅速影响到处于世界非常遥远的地方的买卖,也能让政府的公众声明顷刻之间为他国政府和一般民众所知晓等。这说明
A.科技成果扩大了民主范围 B.新通信设备应用领域狭窄
C.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改变 D.通信进步便利了人类互动
9.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卬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兼收并蓄 B.风格单一 C.反映市民生活 D.固守传统
10.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11.读下表: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732.7 60471.0 58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据此可以推断
A.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C.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D.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1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推动
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 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13.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14.20世纪初,《青浦县乡土志》记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下列对此分析准确的是
A.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 B.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
C.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D.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15.“(明)万历以来,出自西班牙的墨西哥鹰洋银币,已在闽广通行。”该现象是
A.对外贸易繁荣的体现 B.郑和下西洋的成果
C.中西文明交流的反映 D.新航路开辟的结果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公元84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材料三 开辟“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摘编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的不同之处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曾经出现“中国热”,华夏文化深深渗入欧洲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有见识的欧洲学者又一次面向东方,谈论起东方——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围绕材料二,结合中外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
材料二 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
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
(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
(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步形成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唐代,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玄奘从印度带回很多佛教经典,并编写《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沿途地理风情。波斯文化影响中原文化,西雨绘画技术传入。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特别是广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利玛窦等人将《本草纲目》翻译并介绍到欧洲,西方的基督教、天文和历法也逐渐传入中国。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欧洲,新型的市场经济确实有其强大的动力,促进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也大幅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标准。可是,如此的生产制度,必定引发贫富之间极大的不公平,其差距,甚至比过去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差距更为巨大。于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处在迈向高峰的过程,有不少人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人类是不是以大部分人的辛苦劳力,只为了成全一小部分人的富貴荣华?社会主义理想的出现,使得本来只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的分野,又多了一项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却又多了--个高度集权的共产主义国家一列宁组织的苏俄。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根据材料,围绕“与现代文明相伴的矛盾问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有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水。
材料 本书改变传统中国历史以王朝循环为结构的固定模式,对中国历史尤其是被传统叙述方式所忽略的社会生活、民间社会、世俗信仰以及中外交流等方西均做了细致的描述。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中国,叙述有确切文字——甲骨文以来至汉代的历史;第二部分,面向西方,叙述三国至唐代的历史;第三部分,面向北方,叙述宋至明的历史。
——摘编自(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
选取书中某一部分,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故选A,排除BCD。
2.B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向西进入南线后,到葱岭再向正南折,就到了天竺,即印度,故B正确;阿富汗、大食、波斯从地理位置看,在葱岭西部或西南,不符合题目中“正南”的要求,故排除ACD三项。
3.B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接为一个整体。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故B正确;郑和七下西洋没有到达美洲,不可能把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排除A;C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政府大力推广不可能把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排除D。
4.C
【详解】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菩萨像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说明唐朝国家统一,促进了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对佛教的深刻影响,排除A;B项错在“开始了”,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了佛教文化的本土化,排除;唐朝绘画重视法度,文人画注重意境,排除D。
5.C
【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6.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32—1675已经经历了新航路路开辟,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才出现了毛毯、瓷碗等画面的内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维米尔是风俗画的代表,反映的是风俗画的盛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瓷器是高档商品,不会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632—1675世界市场尚未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C
【详解】
材料中“由于西域再一次远离中央王朝的控制,丝路断了”体现出狭隘的民族观,不能仅以西域脱离中央王朝控制而认为丝绸之路中断,故选C项;材料的作答要求是“关于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是指为什么人们的认识出现错误,A项不是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排除;B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排除。
8.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无线电报和电话的应用加速了信息传递,便利了人类互动,故D正确;题干中的政府声明被民众很快知悉,不代表民主范围扩大,排除A;题干中举了几个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无线电报和电话仅在这些方面得到应用,排除B;题干信息显示通信进步影响了经济发展,但据此不能得知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变化,排除C。
9.A
【详解】
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包含南亚和中亚元素,可见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故选A项;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排除B项;《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市民生活,排除C项;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排除D项。
10.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的主题,即“科学”,再根据关键信息“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等,“梵蒂冈”是天主教会的中心,作者寓指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出现转移的趋势。A项偏离了作者的思想意图,而且仅从材料中无法获取;B项不符合史实,从题干材料也无从体现;D项“科学家全球流动”,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具有片面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1.C
【详解】
从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土布产量大幅增长,对洋纱的消用量大增,即中国土布大量采用国际市场上的洋纱作为原材料,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只涉及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勃兴”,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土布使用的原材料的变化,没有反映小农经济遭受冲击的状况,故排除B项; 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故排除。
12.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关贸总协定体现了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与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A项,完全形成说法错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并未加入,排除。B项,关贸总协定并非各国参与,排除。C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并不实现对等利益,排除。
13.C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在这些地方考古发掘出汉代的陶片、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C项正确;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只能说明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张骞曾出使西域,排除A项;班超没有出使过大秦,排除B项;D项无法根据这些这些考古发现得到证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
20世纪初,受高佣价吸引,上海妇女纷纷租界就业,租界开辟后,上海人从事工商业,追求奢侈,“礼教鲜存矣”等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A项错误;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D项错误。
15.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的墨西哥鹰洋银币在闽广流通,体现了中西经济的交流,C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中西文明交流,无法体现是否繁荣,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而万历皇帝的统治时间是1573年-16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1)特点:综合运用军事、行政手段提高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性;发展沿线经济,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中外贸易的交通条件;实施优惠性和保护性的政策,为中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允许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同时发展。
(2)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3)不同之处: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为实现军事及政治目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
【详解】
(1)特点:根据“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得出综合运用军事、行政手段提高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性;根据所学可得出发展沿线经济,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物质基础;根据“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得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中外贸易的交通条件;根据“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得出实施优惠性和保护性的政策,为中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结合所学可得出允许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同时发展。
(2)根据“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得出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根据“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得出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根据所学可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根据“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得出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根据所学可得出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3)不同之处:综合材料的主旨可概括得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为实现军事及政治目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
17.(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
阐述: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有利于欧洲人接受文化教育,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和整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传入欧洲,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重要武器。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参考论题:战争与中国和谐世界观;儒家思想与启蒙运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等。)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可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根据材料“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可知,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政治方面分析,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形成;从地理位置分析,古代中国位于封闭的大陆环境。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从局限性分析,古代中国不远征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示例:论题:根据材料“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可知,材料主要描述古代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观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阐述:论证过程分别针对四大发明对于欧洲产生的不同影响展开。具体而言,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有利于欧洲人接受文化教育,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和整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传入欧洲,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重要武器。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1)背景: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内部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强(世界市场拓展)。
(2)特点:政府主导;逐渐形成严密框架;逐渐完善应对举措。
原因:维护新贵族利益;应对不力(反应缓慢,失去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被动跟进,没采取有效的强硬措施)。(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详解】
(1)背景:据材料“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经济背景”并结合所学可从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内部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强(世界市场拓展)等方面回答。
(2)特点:据材料“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可知,政府主导;据材料“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可知,逐渐形成严密框架;据材料“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可知,逐渐完善应对举措。
原因:据材料“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可从维护新贵族利益、应对不力等角度回答。
19.示例一论题:丝绸之路推动地区文明进程。
阐述: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文化传入西域各国,西域文化也大量流入中原,西域音乐对唐朝及以后的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杂技在中原有悠久的历史,在吸收了西域的杂技后,更加丰富多彩,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西域艺术通过佛教艺术在中原开花结果,佛教的石窟、造像、壁画等都充分反映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大大地推动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地区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
示例二论题: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西方文明向近代文明跨越。
阐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阶层的衰落,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武器条件;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为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四大发明在欧洲的传播促使西方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玄奘从印度带回很多佛教经典,并编写《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沿途地理风情。波斯文化影响中原文化,西雨绘画技术传入”等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论证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丝绸之路推动地区文明进程”为论点,从丝绸之路对文化如音乐、杂技、佛教的双向影响与经济交流等方面论证即可。也可以用“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西方文明向近代文明跨越”为论点,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西传,对西欧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进行论证即可。
20.可从贫富差距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方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角度拟定论题。其中论题2分,阐释过程10分。
示例1:
论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阐释: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兴起。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革命的社会主义主张,领导工人运动。巴黎公社进行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盾,通过议会立法改善工人的待遇和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由于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示例2:
论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最终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扩张,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他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更大的冲突,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由于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根除。
【详解】
阐释:首先阅读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与现代文明相伴的矛盾问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依据材料中“(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必定引发贫富之间极大的不公平,其差距,甚至比过去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差距更为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却又多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共产主义国家——列宁组织的苏俄”,可拟定论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论题后,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三个史实加以阐释,如用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明现代文明发展伴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等;解题过程中注意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1.示例论题:三国至唐代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高发期。
论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其他领域的交流同样活跃,尤以唐朝为盛,唐代首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周边国家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
根据材料“第二部分,面向西方,叙述三国至唐代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至唐代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高发期。论证:根据所学知识,分别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侧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具体而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其他领域的交流同样活跃,尤以唐朝为盛,唐代首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周边国家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