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材料一: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16世纪末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种种限制。
(1)背景
材料二: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在财政问题上与议会产生矛盾。1628年,国王召开议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次年,国王解散议会,实行独裁,大量出售专利权,征收新税......激起议员与社会不满。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引发了一场革命。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2.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王权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2)过程—斗争中妥协
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1640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英国共和国国旗1649-1653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1653-1658
查理二世王朝复辟1658-1685
詹姆斯二世
1685-1688
威廉和玛丽
1688光荣革命
(3)巩固: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
君主立宪制
材料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了步伐, ……资本主义经济……尽管它们尚处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厂阶段,但却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材料二:材料一:对法战争结束后,英国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因之它在北美的领土大大扩张,为了保卫辽阔的帝国疆域,也需要巨额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统治当局却决定把税的负担转嫁到殖民地居民身上。1765年颁布的“印花税法案”和1767年颁布的“唐恩森德法案”......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抗议。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上编》
材料三: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
——摘自《独立宣言》
经济: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引起人们不满
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背景
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1776年7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1781年9月,约克镇大捷,美国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1782年11月,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3.法国大革命(1789)
(1)背景
材料三 :“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路易十六
材料四 :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革命走向成功,上至议会,下至城堡开始有人讨论“人的权利。” ——玛丽·普拉特·帕米利《法国简史》
材料一:1715—1786 年, 法国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由于法国国内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上编》
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君主专制下全国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一和第二个等级都享有免税权);第三等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负担着沉重的捐税。
2.启蒙思想的影响;
3.外因: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
1791年,议会颁布了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但他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
1815年,在欧洲各国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原则也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推毁人。 ——恩格斯 《德国状况》
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经济上:
阶级上:
政治上:
思想上:
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启蒙思想的影响。
1.概述
(1)背景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2)主要政治制度类型: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代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3.美国:共和制国家的代表
(1)内容:
① “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
(2)评价:
①进步性: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局限性: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4.法国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共和制度。
5.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国家 时间 方式 政体
俄国
美国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1861—1881年
1861—1865年
1861—1871年
1864—1871年
1868—1889年
农奴制改革
南北战争
革命和反侵略
国家统一
明治维新
1、扩展概况
沙皇专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2、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①方式:自上而下 ②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③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④局限: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3、美国
美国内战
①时间:1861—1865年 ②斗争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③内容: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结果:联邦政府的胜利
⑤影响:维护了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局限性:黑人仍受歧视。
4、德意志
德意志帝国统一
①时间:1864—1871年 ②方式:自上而下,武力统一德国
③过程: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④结果:成立了德意志帝国,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宰相俾斯麦
帝国皇帝威廉一世
5、日本
明治维新
①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②时间: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
③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④局限: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普遍确立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3、主要特征:选举、议会立法、三权分立原则、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4、影响:(1)进步性:A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和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C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扩展到亚洲及世纪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局限性;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部分国家不成熟。
材料一 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唐纳德·基恩《明治天皇:1852—1912》
材料二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原因:日本人的观念转变,改革者的国际视野;改革者的强国抱负;改革派掌握了近代新式武装;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2)方式:“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好处: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灾难:日本开始进行对外侵略扩张(或侵略朝鲜、中国)。
1762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748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美国
联邦宪法
1787
法国 大革命
1789
18世纪中叶
英国 责任内阁制形成
天赋人权 平等 自由 法治 权力制衡……
1689
洛克
《政府论》
英国 光荣革命
1688
付诸实践
政治理念
1 7 —— 1 9 世 纪
不断完善
1875
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
课堂检测
1.《大国崛起》中说:“接下来在确定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 )
A. 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C. 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使得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到议会,这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光荣革命的史实,应排除;CD两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
2.1781年的一天,约克镇大败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的费用都拿不出来,参加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该事件表明,这个国家需要( )
A.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B. 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C. 扩大中央政府权力 D. 建立责任内阁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1781年的一天,约克镇大败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的费用都拿不出来”体现的是美国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强调的是中央权力需要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分权制衡无关,A选项排除; 材料与海外贸易无关,B选项排除; 美国没有责任内阁制,D选项排除;
3.“据俄新社2015年11月23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 卡梅伦将向英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首相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
A. 议会对提议的支持率 B. 国王对提议的态度
C. 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D. 国王对首相的支持度
【答案】A
【解析】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首相由议会选出,首相组建的内阁对议会负责,所以首相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议会对提议的支持率。
4.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 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 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A.题中围绕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展开,并不是在强调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故A错误;B.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根本上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利益,故B错误;C.“开始”不符合1787年宪法的史实,故C错误;D.题中围绕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展开,可以看出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正确。
5.根据1910年俄国的统计,正在使用的农具中,木犁有1000万张,铁犁只有420万张。在俄国的农田上基本上看不到机械牵引,依然依靠人力、畜力耕作。一战前,俄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只相当于德国的1/3、法国的1/2。据此可知
A. 俄国农奴制改革未促进农业的发展 B. 改革没有改变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 改革后俄国农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 D. 与同时期法德相比俄国粮食总量少
【答案】C
【解析】A.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A;B.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C.由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俄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却很低,这说明改革后俄国农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故C正确;D.题干只涉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比较,无法得出与同时期法德相比俄国粮食总量少,故不选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