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咏雪》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4 21: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画讲的是什么故事?
曹冲称象
孔融让梨
司马光砸缸
王冕学画
在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记录了许多类似的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跟随古人刘义庆一起再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
背景知识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是作者。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者简介
刘义庆
(403年-444年)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自幼才华出众,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3.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七年级语文课件
南朝刘义庆等撰写
咏 雪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小组内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标出来。
2.小组内示范朗读。
柳絮


yùn
谢道韫
无奕

谢太傅
zhòu
雪骤
chā nǐ
差可拟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准节奏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课件
二、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并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2.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并翻译本文。
注意:
1.对文言文中的古今通用词和一些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
2.在文言文中单音节词通常译为多音节词。“寒”,就是寒冷的意思。如“妻子”在文言文中就表示两个词,而我们今天是一个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像什么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不如,不及
趁,乘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就是
(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太傅大笑乐。(咏雪)
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
补叙身份:
叙述事件:
“俄而雪骤”在文中的作用渲染氛围,引发故事,因为雪骤引发吟诗。
2、开头的“俄而雪骤”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公大笑乐”在文中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意态,渲染了欢快轻松的气氛,与“欣然”形成呼应。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4、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5、“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种比喻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 王安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 杜甫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撒盐/空中/差可拟
白雪/纷纷/何所似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谈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 )
⑵俄而雪骤 ( )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 )
⑷因风起(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相比
趁,乘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5、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寒雪日
内集
讲论文义
谢太傅与儿女
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 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1、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 ( )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⑶尝与诸小儿游( )
⑷唯戎不动( )
不久,一会儿
大体
曾经
只,只是
2、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A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⑵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
【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
5、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C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咏雪
赞赏谢道韫的
聪明才智
1、掌握重点词语。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